正月初五至初八,几日光阴如白驹过隙,在走亲访友、巡查产业的忙碌中转瞬即逝。
西安城中的年味虽未散尽,但生活的节奏已悄然恢复,街巷间多了几分为生计奔波的务实气息。
这几日里,奕帆并未闲着。
他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又领着吴荣、李达等人,再次细致地巡查了镖局与工程行。
看到刘正与付刚等人已然将年后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人员调度、业务接洽皆已步入正轨,奕帆心中甚慰。
“刘大哥,付大哥,有你们坐镇,我便可安心南下了。”
奕帆看着校场上热火朝天训练的镖师,以及工程行内已经开始备料、研究图纸的匠人们,由衷赞道。
刘正抱拳,神色沉稳道:“总镖头放心,西安根基,我等必竭尽全力守护,并使之更加稳固兴旺。”
付刚则哈哈一笑,声若洪钟道:“二弟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
有俺和老陈在,保管这工程行的招牌越来越亮!
等你从江南回来,说不定咱们都能把分号开到兰州府去了!”
陈师傅在一旁捻须微笑,眼中满是自信的光芒。
初七这日,天朗气清,冬日难得的暖阳洒满大地。
奕帆与吴荣并辔而行,出了西安城,前往位于霸水河畔的几大工坊区。
李达则骑着匹小马,兴奋地跟在后面。
尚未靠近,便能望见远处高耸的砖窑烟囱,以及水泥厂、玻璃厂那连绵的厂房轮廓。
虽值年节,工坊并未全力运转,只有部分值守人员和护卫驻守,但那股蓬勃的工业气息已然扑面而来。
首先抵达的是水泥厂。
值守的工头老赵远远望见奕帆等人,立刻带着十几名工匠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惊喜与热情。
“东家!吴总管!您们怎么来了!新春大吉,新春大吉啊!”
老赵搓着手,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奕帆下马,笑着与众人一一见礼道:“赵师傅,诸位兄弟,过年好!
我们来随便看看,大家辛苦了,年节期间还要在此值守。”
“不辛苦!不辛苦!”
老赵连连摆手,道:“东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活计和待遇,守几天厂子算个啥!
您瞧,这窑炉我们都定期清扫,绝无怠慢!”
他引着奕帆等人进入厂区,但见各处井然有序,虽无生产时的喧嚣,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各种设备维护良好。
奕帆仔细查看了熟料仓、研磨机等关键部位,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赵师傅费心了。
待开春全面复工,产量还需再提一提,南方建港,需求量巨大。”
“东家放心!只要原料跟得上,咱们一定能干出来!”
老赵拍着胸脯保证。
离开水泥厂,又依次巡视了玻璃厂、陶瓷厂和砖窑厂。
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值守人员的热烈欢迎。
他们看向奕帆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对于这些工匠而言,奕帆不仅仅是东家,更是改变了他们命运,给予了他们尊严和希望的“创始人”。
在玻璃厂,奕帆正好遇见了带队巡逻至此的护卫将军姚将军。
姚将军身着戎装,见到奕帆,抱拳朗笑道:“奕大人!新春安康!
可是来视察你这‘点石成金’的宝地?”
奕帆连忙还礼道:“姚将军辛苦!
年节期间还要劳烦将军带队护卫,奕某感激不尽。
不过是来看看,安顿一下年后事宜。”
姚将军大手一挥,豪爽道:“奕大人客气!
王爷有令,尔等产业关系王府收益乃至朝廷海疆大计,末将岂敢怠慢?
更何况,奕大人为人仗义,待下宽厚,弟兄们都愿意来此执勤。
你放心,有我在,这霸水河畔,绝无宵小敢来捣乱!”
“有姚将军此言,奕某高枕无忧矣!”
奕帆笑着与姚将军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
巡视完几大工坊,已是午后。
奕帆站在霸水河畔,望着这片初具规模的工业区,心中豪情顿生。
这些都是他亲手缔造的基业,是未来宏图霸业的坚实后盾。
“四弟,看来各厂运转良好,人心稳定。”吴荣在一旁欣慰道。
奕帆点头,目光却投向更远方道:“大哥,根基虽稳,然欲成大事,人才不可或缺。
尤其南下开拓,千头万绪,需得力臂助。
我听闻高陵县有一秀才,名唤来于廷,虽尚未中举,但素有才名,尤擅数算,为人沉稳。
我意,前往招揽,以为臂助。”
吴荣闻言,略一思索道:“来于廷?此人我亦有耳闻,据说家境清贫,但志向高远,非寻常腐儒。
四弟欲招揽他,所任何职?”
“先为账房,协助大哥处理西安及日后南方产业账目,兼做我之文书,管理内务。”
奕帆早有打算,道:“此人若真才实学,未来或可大用。
我查过,此人将来……嗯,颇有前程。”他含糊地带过了“明史”的知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