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堂的风波,最终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暂时平息。
面对孙长老扣下的“动摇道统”这顶沉重帽子,凌皓并未惊慌,反而从容不迫地出示了第三枚玉简。
玉简中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理论,而是密密麻麻、引经据典的宗门律法条文摘录,以及历代先贤关于“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法无定法,唯真是求”的论述片段。其核心论点只有一个:宗门律法并未禁止弟子探索新的修炼辅助方法,只要其目的为正、手段合规、结果有益。而先贤语录则巧妙地论证了“科学”作为一种“求真”、“验证”之法,与修真追求“大道真谛”的本质并无冲突,甚至可视为一种新的“格物致知”。
这完全是一场法学思维对传统权威的降维打击。凌皓根本不跟你争论“科学”对不对,他只跟你讲“规矩”允不允许。他用宗门自已的规则和先贤的话,把孙长老的指控化解于无形。
最终,在掌门云珩真人(似乎一直暗中关注)不置可否的暗示下,戒律堂的质询只能不了了之。孙长老憋了一肚子火却没处发,只能恶狠狠地瞪了凌皓一眼,拂袖而去。
经此一役,凌皓在宗内的地位变得更加微妙而稳固。明面上,没人再敢轻易以“歪理邪说”之名直接打压他;暗地里,保守派的敌意和警惕却更深了。
凌皓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在意。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拿出更多实实在在、无法被忽视的成果,才能真正站稳脚跟。他将目光投向了修真百艺中至关重要、也与他的知识体系结合潜力巨大的领域——炼丹。
这一日,丹堂的一间公共炼丹室内,药香混合着淡淡的焦糊味弥漫空中。十几名丹堂弟子正围着一座半人高的青铜丹炉忙碌着。炉底地火熊熊,炉身符文微亮,一名资深丹师正全神贯注地掌控着火候,不时向炉内打入一道道控诀法印。
凌皓受钱长老邀请,前来“观摩学习”丹堂的日常炼丹过程。钱长老如今对凌皓的“科学检测”能力奉若神明,极力想拉近关系,希望他能对丹堂的炼丹术也有所“启发”。
然而,凌皓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炼丹场景,眉头却越皱越紧。
在他的“能量视觉”和“七代目”的被动扫描下,眼前的炼丹过程简直是一场…惨不忍睹的能量灾难现场!
那资深丹师所谓的“掌控火候”,完全依赖于个人经验和手感,对地火能量的输出极其粗糙,波动巨大,时猛时弱,全凭感觉在微调。打入的法印更是能量逸散严重,效率低下,十成灵力恐怕只有三四成能真正作用于炉内药材的能量引导。
丹炉内部的能量场更是混乱不堪!各种药材的属性灵气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互相冲突、抵消、浪费,能量利用率低得令人发指!而且由于热力分布不均(丹炉设计问题+加热方式问题),经常出现局部过热导致药性被破坏,或者局部温度不足导致反应不充分的情况。
那丹师还时不时掀开炉盖,用鼻子猛嗅几下,根据飘出的药味来判断反应进程…
凌皓看得眼角直抽抽。这哪里是炼丹?这简直是一锅乱炖!全靠药材本身的品级和数量在硬堆!失败率高、成品品质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简直是必然结果!
“温度波动幅度超过正负十五度!关键反应阶段的热稳定性简直是一场噩梦!” “能量导入效率低于百分之三十五!超过六成的灵力被浪费在无效逸散和对抗炉体自身热惰性上!” “反应体系内能量冲突指数高达7.8!至少有三处明显的副反应在大量消耗主药效能!” “有效成分合成速率曲线起伏不定,峰值利用率不足四成!”
“七代目”反馈回来的实时数据,让凌皓这个习惯了精密实验控制的科学家感到一阵阵的心绞痛。这太原始了!太落后了!太依赖不可控的“经验”和“手感”了!
他终于忍不住,对旁边一位正在记录什么的丹堂弟子低声问道:“这位师兄,请问…你们平时炼丹,都不监测炉内实时温度和各区域热分布的吗?还有药液的能量反应状态、灵气浓度变化…这些都没有数据反馈吗?”
那弟子抬起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凌皓:“监测?怎么监测?用神识感应个大概不就完了?至于数据?那是什么?成丹的好坏,全看丹师的手感和经验!经验,懂吗?这才是炼丹的核心!你看刘师兄(那位资深丹师),闭着眼睛都能闻出丹药成了几分!”
语气中充满了对传统经验的崇拜和对凌皓这种“外行话”的不屑。
凌皓:“…”
他深吸一口气,强忍住掏出“七代目”给这锅“乱炖”做个全面体检的冲动。他知道,贸然开口只会被当成挑衅和不懂规矩。
就在这时,丹炉内突然传出一阵急促的“噗噗”声,药香变得焦躁起来!
那刘师兄脸色一变,惊呼:“不好!火力稍猛,凝丹不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