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忙脚乱地试图打出一连串降温法诀,但显然仓促间的调控失了分寸,法诀灵力输入过猛!
只听“嘭”的一声闷响!丹炉剧烈震动,炉盖被一股混乱的气浪冲开一道缝隙,一股黑烟夹杂着焦糊味猛地喷出,溅了那刘师兄一脸黑灰!
炉内灵光乱闪,旋即迅速黯淡下去。
显然,这一炉丹,废了。而且是最糟糕的“凝丹失败,药性反冲”。
刘师兄呆立当场,看着炉内焦黑的残渣,脸色惨白,喃喃道:“怎么会…明明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点…”
周围的弟子们也发出一阵惋惜的叹息。
“又废一炉…这可是价值上百灵石的药材啊…” “唉,刘师兄也太不小心了…” “凝丹阶段最是精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凌皓看着这一幕,再也忍不住了。这不是意外,这是必然!在这种粗放式、凭感觉的操作下,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侥幸!
他上前一步,沉声道:“刘师兄,可否让弟子查看一下炉内情况?”
那刘师兄正心疼又懊恼,闻言没好气地瞪了凌皓一眼:“看你个废灵根能看出什么花样?都是你在这瞎问,扰了我的心神!”
他竟然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凌皓的提问!
凌皓也不生气,只是平静道:“或许弟子能看出些师兄未曾留意的问题。”
钱长老此时也闻讯赶来,看到废掉的丹炉,脸色也是一黑,但看到凌皓,还是强忍着火气道:“凌师侄,你有何发现?”
凌皓得到默许,走到丹炉前。他没有用神识,而是暗中让“七代目”对丹炉内部进行了一次快速扫描。
屏幕上瞬间呈现出废丹炉内部的能量残迹图谱:多处能量淤积点、反应中断的残留物、以及几股未能完全融合而互相冲突湮灭的药性能量…
“问题主要有三。”凌皓指着屏幕(其他人看不到),语气冷静地分析道,仿佛在做一个事故分析报告,“第一,地火输出不稳定,在凝丹关键时刻有一次超过标准值百分之二十的脉冲式波动,导致局部过热,破坏了初步形成的丹胚结构。”
他指向炉底某个区域。
“第二,降温法诀打入时机滞后0.5息,且力度过猛,未能实现梯度降温,反而引发了能量反冲。” 他指向能量淤积最严重的区域。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凝露草’与‘地根花’的药性融合并未完全,在凝丹前仍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能量处于游离冲突状态,基础不牢,稍有扰动便会全面崩溃。” 他指向那几股冲突湮灭的能量残迹。
凌皓的分析,精准、清晰、直指要害,甚至精确到了“百分比”和“息”这种量化单位!完全不同于丹师们常用的“火候稍猛”、“手感差了”之类的模糊描述!
整个炼丹室鸦雀无声。
所有弟子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凌皓,仿佛在看一个怪物。他是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连能量冲突百分之十五都能看出来?这怎么可能?!
那刘师兄更是满脸难以置信,张大了嘴巴,指着凌皓:“你…你胡说八道!你凭什么…”
“凭数据。”凌皓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凭能量反应的客观规律,而非主观感觉。诸位难道从未想过,为何炼丹成功率如此依赖经验和运气?为何同样的步骤,不同丹师甚至同一丹师不同次炼制,结果都可能天差地别?”
他抛出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丹堂弟子的心上。
是啊,为什么?他们习惯了将之归咎于“状态”、“手感”、“火候”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从未深入思考过其背后的客观原因。
“因为你们的过程控制,太粗糙了。”凌皓给出了答案,语气带着一丝科学家式的遗憾,“从热源控制,到能量引导,到反应监测,全都依赖于极不可靠的主观感受和模糊经验。没有量化标准,没有实时反馈,没有精密调控。这就像蒙着眼睛走钢丝,失败,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他的话,如同冰冷的解剖刀,剖开了传统炼丹术华丽外表下的原始内核。
炼丹室内一片死寂。许多弟子陷入了沉思,脸上露出恍然和挣扎的表情。凌皓的话虽然刺耳,却似乎…直指了那个他们隐约感觉到、却从未敢深想的真相。
刘师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已根本无法反驳凌皓指出的那些问题,因为那些感觉…似乎真的存在!他只是无法如此精确地描述出来!
钱长老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凌皓,眼中闪烁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光芒:“凌师侄…你…你的意思是…炼丹过程,也可以像你检测那样…数据化?可控化?”
“当然可以!”凌皓斩钉截铁地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温度可以精确测量和控制,能量反应可以实时监控和引导,药性融合程度可以量化评估!只要建立标准,设计合适的仪器,炼丹,完全可以从一个依赖经验和运气的‘艺术’,变成一门可控、可重复、可优化的‘精密科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