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角内部的流血冲突,靠着武力压制和沈清焰“彻底调查、公正处理”的承诺,总算暂时压下去了。可空气里飘着的猜忌和敌意,跟星云中的尘埃似的,哪儿都有,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上。修复勘探船的事被提到了最高优先级——这不光是要去探外头的未知,更成了转移内部矛盾、找条活路的急事儿。
五天后,勉强修好的一号勘探船“旅鸫号”总算准备妥当了。它跟只浑身是伤的铁鸟似的,停在希望角临时开辟的起降平台上——这平台直接暴露在星云里,风一吹就带着股金属细屑的味儿。顾北辰亲自挑了小队成员:两个经验老到的飞行员,一个工程师,还有非要跟着去的伊莎贝尔——也就她能当场解读可能碰到的技术怪象。
沈清焰站在通道口,看着整装待发的顾北辰。他眼神还是那么利,可深处藏着点累。“优先收集数据,搞清楚那东西是什么、想干嘛。不到万不得已,别接触,别回应。”她又重复了一遍命令,声音压得低。
“知道了。”顾北辰点头,目光扫过远处那些看着他们的幸存者——有人担心,有人冷漠,“家里就交给你了。”
“旅鸫号”的引擎发出低低的轰鸣,挣脱了希望角微弱的人工重力,跟片孤舟似的,一头扎进那片又美又危险的彩色星云里,朝着那个规律闪烁的光点飞去。
船舱里气氛绷得紧。舷窗外,星云的颜色不再是远处看的壮丽,反倒成了粘乎乎的、挡着视线的雾。仪器时不时响一下警报,全是被未知辐射和能量场干扰的提示。离光点越来越近,观测屏幕上终于能看清它的轮廓了。
那不是飞船,也不是基地。
那是个……编织者。
一个大到没法想象的、没生命的构造体。无数闪着金属光的棱柱和管线缠在一起,织得乱七八糟,可形态又在慢慢变——跟自己长的、冷冰冰的几何珊瑚似的。它没推进器,没观测窗,就那么飘在星云中,用庞大的结构抓着、引着周围的物质和能量。之前看到的“闪光”,就是它内部某些节点过能量时,发出的周期性脉冲。
“规模……初步算下来,比珠穆朗玛峰还大。”飞行员的声音里又敬又怕。
“没检测到任何生命信号,也没对我们有敌意的动作。”伊莎贝尔盯着传感器读数,眉头皱着,“它……它好像完全没把我们放眼里。”
“旅鸫号”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绕着这庞然大物观察。他们看见,“编织者”伸出来的巨大“触手”——要么是能量导管,要么是收集物质的臂——正从星云中吸着紫色的尘埃和金色的气流,在内部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一通,又从另一头“吐”出更有秩序、结构更复杂的物质流,跟在……编织这片星云似的。
“它在改造环境?”顾北辰皱紧了眉。
就在这时,伊莎贝尔面前的专用监测设备突然“嘀嘀嘀”响得急促。她愣了一下,盯着读数:“‘基石’残骸带的共鸣单元……反应强度疯涨!它在跟这个构造体共振!”
几乎是同一秒,“编织者”那规律的脉冲闪光,频率突然变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反倒有了种复杂的、带着数学美感的韵律。一股无形的、强大的能量波动——像首没声音的歌——以“编织者”为中心,往四周散开来。
这首“无声之歌”直接穿透了勘探船的装甲,钻了进来。顾北辰和其他队员都觉得有点晕,还恶心,好像五脏六腑都在跟着那韵律晃。
可伊莎贝尔和船上另一个当技术顾问的“觉醒者”研究员,反应完全不一样。
伊莎贝尔猛地抱住头,闷哼了一声。她眼前不再是船舱,全是疯狂涌进来的、碎成一片又特别宏大的图像——转着的几何图形、流着的能量公式、物质结构重组的步骤解析……没个章法,可里面藏着的知识高深得吓人,人类根本看不懂。她感觉自己的大脑跟要过载的处理器似的,快被这海量信息撑爆了。
而那个“觉醒者”研究员,直接僵在那儿,眼睛翻白,嘴里无意识地念叨着没人懂的音节和数字,身体还微微抖着,像在被动接收、翻译这些信息。
“他们怎么了?!”顾北辰扶住快倒的伊莎贝尔,急着问。
“是……是那‘歌’……”伊莎贝尔脸色惨白,鬓角全是汗,“它在……传信息!直接作用在意识上!觉醒者……他们的大脑结构更容易接收到……”
几十秒的信息洪流过去,“歌声”弱了下来,又变回之前那种更有规律、但还是复杂的脉冲模式。
伊莎贝尔脱力似的瘫在椅子上,大口喘气,脑子里还留着那些破碎蓝图和公式的影子。那个觉醒者研究员慢慢缓过来,眼神先是茫然,接着就变得特别兴奋。
“我……我看见了!”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能量约束场的拓扑结构!物质相变的新方法!虽然不全,可……可这太牛了!”
顾北辰的心沉了下去。这个“编织者”不光改环境,还在……撒知识?用这种硬灌的、能把普通人脑子撑爆的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