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蛋也笑着补充,她手里拿着一叠画着粮袋和丝绸的传单草稿:“我可以去沿岸宣传,带着公平商会的商户们一起。扬州的丝绸商李顺,之前咱们帮他解决过漕运的事,他说愿意帮咱们在扬州的布庄贴传单;苏州的粮商吴老板,跟当地的农户熟,可以帮咱们提前打招呼,让百姓们知道分铺要开了。我还想在传单上写‘买粮满一石送胰子一块’,开业前三天的活动,肯定能吸引更多人。”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来了,老两口手里提着刚从厨房端来的绿豆汤,给大家倒了一碗:“俺和你娘可以帮忙照看京城的总号,你娘会记账,能帮着管管总号的进出;俺可以去码头盯着,保证漕船到了有人接。村里的乡亲们听说要给沿岸百姓送平价粮,都愿意来帮忙,昨天李大叔还跟我说,他儿子在苏州学过木匠,愿意去苏州分铺帮忙打粮柜,不要工钱,就想跟着做件积德的事。”
说干就干,七月二十二,大宝带着两个镖师和一个木匠,先去德州、济宁找铺面。刚到德州,就遇到了点小波折 ——“裕丰粮行” 的房东王老汉,一开始不愿意把铺面租给瑞祥号,说 “之前租给粮行,被八爷党的人闹得鸡犬不宁,怕再惹麻烦”。大宝陪着王老汉聊了一下午,给他看了监察司的文书,又说起瑞祥号在京城的口碑,还请胡帮主过来作证。王老汉听了,又去码头问了几个漕工,知道瑞祥号是真心为百姓办事,才松了口:“小伙子,俺信你!租金每月二十两,俺再送你半个月的装修期,你好好干,给德州百姓送点平价粮。”
与此同时,丫蛋带着传单草稿去了扬州。扬州的丝绸商李顺,听说瑞祥号要开分铺,立刻让人把布庄的外墙腾出来,还请了画匠,把传单上的粮袋和丝绸画得更鲜亮:“丫蛋姑娘,你放心,俺这布庄每天有上百人来,保证大家都能看到传单。俺还跟隔壁的茶馆、酒楼说了,让他们帮忙宣传,就说‘瑞祥号来扬州送平价粮了’!”
江兰则留在京城,负责分铺的细节筹备 —— 粮要选颗粒饱满、没有虫蛀的,每袋粮都要缝上 “瑞祥号” 的布标;丝绸要选中等厚度的,颜色选青、蓝、粉三种,适合沿岸百姓穿;胰子要多做些金银花味的,还得用油纸包好,防止受潮;分铺的伙计要从总号里选老实、会算账的,每个分铺配一个掌柜、两个伙计、一个挑夫,挑夫专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粮。
七月二十五,德州分铺的装修基本完成 —— 白墙刷得干干净净,粮柜打得整整齐齐,柜台擦得锃亮,门口挂了一块黑漆木牌,上面刻着 “瑞祥号德州分铺”,字体浑厚有力;旁边还挂着一张红布,写着 “开业前三天,买粮满一石送胰子一块,免费给老人送粮上门”。大宝让人把第一批粮运过来,抗冻麦、新米、玉米各五十石,丝绸二十匹,胰子三百块,堆在粮柜里,满屋子都是粮香和胰子的清香。
八月初一,德州分铺正式开业。天刚亮,分铺门口就挤满了百姓,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码头的漕工,还有的是十几里外村落的农户,手里提着空粮袋,脸上满是期待。分铺掌柜李顺,是江兰从江南请来的老掌柜,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穿着新缝的青布袍,站在门口迎客,手里拿着一块明码标价牌,上面用毛笔写着 “抗冻麦一两五 / 石,江南新米一两五 / 石,玉米一两二 / 石,丝绸三两 / 匹,金银花胰子五文 / 块”,每个字都写得清清楚楚。
“真的是一两五?” 人群里,一个穿着补丁衣裳的老汉挤到前面,他叫赵老汉,是附近赵家村的农户,手里攥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攒了半个月的银子。“俺上个月在‘裕丰粮行’买米,一两八一石,还掺着沙子,煮出来的粥都不敢给小孙子喝。你们这米…… 真的不掺沙子?”
李顺笑着从粮柜里舀出一碗新米,递到赵老汉面前:“大爷您放心,咱们瑞祥号的米,都是江南刚运过来的,您看这颗粒,匀净得很,没有一粒沙子。您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煮一碗尝尝,分铺后面有灶台,俺给您烧火。”
赵老汉捧着碗,凑近闻了闻,新米的清香扑鼻而来,他激动得手都抖了:“俺信!俺买两石新米!俺要给小孙子煮白米粥喝!”
分铺里,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 —— 伙计小陈负责称粮,每称完一石,都会多抓一把放进粮袋;伙计小李负责收钱记账,账本记得清清楚楚,还会给百姓念一遍 “收您三两银子,找您零文,买两石新米,送两块胰子”;挑夫老王则背着一个大粮袋,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粮,他刚送完赵家村的王奶奶,回来又被张大妈拦住:“王大哥,麻烦你帮俺送一石米到东头的院子,俺家老头子腿不好,走不动路。”
漕工刘五也来了,他刚跟着胡帮主的漕船送完粮,身上还穿着漕工的短打,手里攥着刚拿到的工钱 —— 三两银子,比之前多了一两八。“李掌柜,俺买一石玉米!” 刘五笑着递过银子,“俺娘爱吃玉米糊糊,之前俺工钱少,只能偶尔买一点;现在好了,俺每月能买两石,让俺娘天天喝糊糊!” 他还跟伙计们说,要介绍其他漕工来买粮,“咱们漕工都知道瑞祥号是好人,以后买粮就认你们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