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第一天,德州分铺就卖了三百石粮、五十匹丝绸、两百块胰子,收银的伙计手里的算盘 “噼啪” 响个不停,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李顺笑着给京城的江兰写了封信,信里说:“分铺生意比京城还红火,百姓们都说瑞祥号是活菩萨,晚上还有百姓给分铺送来了自家种的黄瓜、茄子,说‘给伙计们解解暑’。”
八月初五,济宁分铺开业。开业那天,当地的漕工们自发组织了舞狮队,敲锣打鼓地来祝贺,狮子嘴里还叼着一块红布,上面写着 “惠民兴漕”。漕工周老汉带着十几个漕工,帮着分铺搬粮、招呼百姓,他笑着对掌柜说:“俺们漕工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瑞祥号!现在俺们能拿到足额工钱,还能买到平价粮,俺们得帮着瑞祥号把分铺办好!”
八月初十,扬州分铺开业。扬州的百姓不仅来买粮,还来买丝绸和胰子 —— 张姑娘买了一匹青丝绸,说 “要给爹做件新衣裳,爹在码头扛活,从来没穿过这么好的丝绸”;李婶买了五块胰子,说 “夏天蚊虫多,给孩子们用,省得被咬得满身包”。扬州分铺还加了个 “丝绸定制” 的小服务,百姓可以选布料,让附近的裁缝帮忙做衣裳,分铺只收工本费,深受百姓欢迎。
八月十五,苏州分铺开业。苏州粮商吴老板带着十几个商户来祝贺,还送来一块楠木牌匾,上面刻着 “惠民兴商” 四个金字,是苏州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吴老板笑着对赶来的江兰说:“江姑娘,您这分铺开得好!之前八爷党控制苏州的粮源,俺们商户进货难,百姓买粮贵,现在您来了,俺们进货方便了,百姓也能买到便宜粮,这就是新政的好啊!”
江兰接过牌匾,心里满是温暖:“吴老板过奖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公平商会的商户,以后可以从分铺进货,粮价、丝绸价都比市价低一成,咱们一起把惠民的事做好。”
水路畅通的红利,像春雨一样洒在运河沿岸的每一个角落 —— 德州的漕工张二,之前每月只能拿到一两二工钱,现在能拿到三两,不仅凑够了女儿的学费,还能给女儿买新衣服、新书本;济宁的农户陈大娘,之前每天只能喝稀粥,现在顿顿能吃干饭,还能腌一坛子咸菜过冬,她说 “这都是瑞祥号给的好日子”;扬州的裁缝王师傅,因为分铺的丝绸定制服务,生意比之前红火两倍,还雇了两个徒弟;苏州的小商贩李二,从分铺进货卖胰子,每天能赚二十文,再也不用饿肚子。
而八爷党之前控制的商号,却一个个冷清下来 —— 京城的 “裕丰粮行”,门口积满了灰尘,窗户纸破了几个洞,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张 “转让” 的告示在风里飘;苏州的 “恒昌号”,之前靠垄断丝绸赚了不少钱,现在百姓都去瑞祥号买平价丝绸,“恒昌号” 的丝绸卖不出去,只能降价,却还是没人买,掌柜的愁得头发都白了。之前跟着八爷党的商户,现在也想加入公平商会,却被商户们拒绝:“之前你们跟着八爷党抬粮价、扣粮船,害苦了百姓,现在想加入,晚了!”
八月二十,江兰留在苏州分铺视察。傍晚时分,分铺里还有不少百姓,有的在看粮,有的在跟伙计聊天,有的在等挑夫送粮。江兰走到门口,望着运河上往来的瑞祥号漕船,夕阳洒在船上,杏黄旗在风里飘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她心里清楚,水路畅通的红利,不仅是瑞祥号的红利,更是新政的红利,是百姓的红利。只要继续守住 “惠民” 的初心,把分铺办好,把粮价稳住,新政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稳。
当天晚上,苏州分铺的书房里,江兰坐在油灯下,写下了《沿岸分铺运营计划》:“德州、济宁、扬州、苏州分铺,每月销量均超三百石粮,丝绸、胰子销量稳步增长;下一步,在分铺增设‘新政宣传角’,张贴抗冻麦种植方法、漕运新规矩,让百姓了解新政;同时,与沿岸农户签订抗冻麦收购协议,收购价每石一两二,比市价高一钱,让农户也能享受到新政红利;另外,分铺每月要给漕工送一次胰子,给贫困农户送一次粮,真正做到惠民。”
写完计划,江兰走到窗前,望着运河上的月光。水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银,远处的漕船还亮着灯,正缓缓驶向码头。她想起穿越前,自己只是个找不到工作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每天在出租屋里发愁;现在,她却能为大清的百姓做些实事,让沿岸的百姓能吃到平价粮、穿到平价丝绸,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要做 —— 推广抗冻麦种子、完善漕运保障、深化新政改革,但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有新政的指引,她就有信心,继续走下去,成为真正的时代变革者。
此时的京城,瑞祥号总号里满是节日的气息。江老实和江王氏正在给百姓们分送月饼,月饼是江兰从苏州寄回来的,有豆沙馅、莲蓉馅,用油纸包着,还带着桂花的清香。江老实笑着给百姓们递月饼:“乡亲们,这月饼是江兰从苏州寄回来的,大家尝尝,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以后咱们的日子,会像这月饼一样,甜甜蜜蜜!”
百姓们接过月饼,笑着道谢,有的还说:“江姑娘真是个好人,不仅给咱们送平价粮,还送月饼,真是活菩萨啊!”
江兰收到家人发来的消息,嘴角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知道,这 “活菩萨” 的称呼,不是对她个人的称赞,而是对新政的认可,是对她作为变革者的肯定。她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前行,让新政的阳光,照亮运河沿岸的每一个角落,照亮大清的每一片土地。
夜色渐深,苏州分铺的灯还亮着。伙计们还在整理当天的账目,掌柜的在检查粮柜的门锁,挑夫老王在给明天要送的粮袋贴地址。江兰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而坚定 —— 水路畅通的红利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红利,等着百姓们去享受,等着新政去创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