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省委宣传部部长赵文斌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像是猎人发现了从未见过的珍奇猎物。
“《一个让985大学院长都答不上的问题》?好题目!光是这个题目,就够写一篇社论了!林老弟,快说说,是什么问题?”
林望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行色匆匆的机关干部,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问题很简单,只有一个学生问了院长一句话——‘院长,我留下来,能去哪?我能做什么?’”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下来。
赵文斌甚至忘了呼吸。他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他太懂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分量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对未来的迷茫,更是对整个江东省发展现状最无声,也最尖锐的质问。
“好……好一个问题。”良久,赵文斌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没了刚才的爽朗,多了一丝沉重与感慨,“我明白了。这篇文章,不用别人写,我亲自来操刀。明天早上,见报。”
挂了电话,林望没有回头。他知道,舆论的炮弹,已经上膛。
办公室里,王林正拿着他那部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手机,在阳台上低声打着电话。他没有用那种命令或者请求的语气,而是像个老朋友一样,在拉家常。
“喂,老张啊,我是王林。对,最近挪了个窝,跟林望副秘书长一起,搞个新东西……是,数字经济。哎,别提了,我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啊……”
电话那头是江东大学的张校长,他跟王林有些交情。
“怎么了老王?你这把老骨头还有啃不动的时候?”张校长在那头打趣。
“啃不动,是真的啃不动。”王林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苦恼”,“书记给了任务,要搞产业数字化转型,可我把全省的企业摸了一遍,你猜怎么着?都缺人!缺的还不是普通工人,是那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人才。我这正发愁呢,你那儿是人才基地,可得帮帮老哥我啊。”
张校长在那头苦笑起来,声音里满是无奈:“老王,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你缺人,我比你还缺!我这儿是人才基地?我看是人才中转站!最好的学生,大三就被外面的大厂给签走了,毕业证还没捂热乎,人就飞了。我这儿,就是给人家做嫁衣的。”
王林“恰到好处”地追问:“就没想过留几个?给点政策,给点待遇?”
“怎么没想过!”张校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痛心,“我亲自找几个顶尖的苗子谈话,把留校、进省属国企的好处说了一遍又一遍。结果你猜学生问我什么?他问我,‘校长,我留在江东,五年后能成为下一个马斯克吗?十年后,我能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吗?’……我怎么回答?我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啊!”
王林沉默了片刻,语气沉重:“老张,你说的这个问题,太要命了。这样,明天上午省里要开个协调会,讨论数字经济的下一步工作,林副秘书长会把这个问题,原原本本地摆到桌面上。你们是教育界的老前辈,你们的声音,比我们这些搞行政的,分量重得多。”
张校长在那头立刻明白了王林的意思:“好!老王,谢了!明天这个会,我一定盯着!”
挂了电话,王林又拨通了省内最大民营企业、千亿级制造业巨头“东风集团”董事长李东风的电话。
一番寒暄后,王林又开始了他的“诉苦”。
“李董啊,你可是我们江东制造业的旗帜,我得向你求援啊。我们想推动企业上云,搞智能制造,可下面的人报上来说,好多企业没这个技术能力,您给参谋参谋,这事儿难在哪?”
李东风是个爽快人,说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王处长,你别听他们瞎咧咧!难在哪?不就是难在没人嘛!我去年想搞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预算一个亿,猎头公司给我找了半年,连个像样的团队负责人都没找到!最后好不容易从沪市挖来一个,年薪三百万,干了不到半年,又被人家五百万给挖回去了!他说我们江-东是‘技术荒漠’!你说气不气人!”
王林听着李东风的抱怨,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要的就是这股怨气。
“李董,您这口气,明天可得找机会好好出出。”王林压低声音,“明天上午的会,林副秘书长准备就这个‘人才荒’的问题,向省里要个说法。你们企业家的呼声,是最好的炮弹。”
“当真?”李东风的声音里透着惊喜,“行!王处长你放心,明天我让我的秘书全程盯着会议纪要!要是省里真有大动作,我们东风集团第一个响应!”
一个上午,王林打了七八个电话。江东省排名前三的大学校长,五家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全都被他用这种“诉苦”加“吹风”的方式,调动了起来。
他们每个人头顶的[焦虑]和[期盼]标签,在王林的撩拨下,都变得异常明亮。一张由江东省最顶尖的学界和商界领袖组成的“场外亲友团”,已然就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