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坳村长捋着下巴上花白的胡子,慢悠悠地开口,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沉淀:“五特啊,你小时候在咱们村放过牛,还记得村头那棵古树不?那时候村里的路全是泥路,一下雨就变成烂泥潭,拉粮食的牛车陷进去都出不来,得好几个人推。现在好了,禾满仓带着人把青石板路修到了村口,马车直接就能开到田埂边,收庄稼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气。村里的孩子们也能去城里的学堂读书,背着新做的粗布书包,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翻两座山去山那边的私塾了——那私塾先生还老打人手心呢!”宁儿听到“学堂”二字,眼睛更亮了,拉着虎岩儿的袖子问:“岩儿姐姐,城里的学堂有女孩子吗?我也想认字。”虎岩儿笑着说:“当然有,明天我带你去看看。”
石头哥悄悄凑到五特身边,椅子腿在地上蹭出轻微的声响。他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兴奋,眼睛瞪得溜圆:“大人,黑山西村的铬金属矿已经勘探清楚了,储量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多,挖个十年八年都挖不完!您走之前留下的冶炼法子,咱们试了好几次,烧坏了三个熔炉,终于成功了!炼出来的铬铁比普通铁器硬好几倍,用它打出来的镰刀,割麦子都不用磨,锋利得很。现在工坊里正加班加点地打造农具和兵器,等拉拉山脉的路修通了,就能运到其他城池去卖,到时候咱们黑山城的铁器肯定能出名!”
王河也跟着笑着补充,手里还拿着一本新印的《千字文》,纸页沙沙响:“新河镇的造纸坊和印刷厂现在可红火了!您设计的那个活字印刷术,真是太好用了——以前印一本书得刻好几天的木板,刻错一个字就全废了;现在拆了活字重新排列,一天能印几十本。咱们印的《千字文》《论语》,纸张白净,字迹清楚,不仅供应城里的三所学堂,还卖到了永熙城、黑盛城,好多私塾先生都来咱们这批发书本呢,说比他们自己手抄的强多了!”他说着,把书递给宁儿,宁儿捧着书,指尖轻轻摸着纸页,好奇地问:“这上面的字,就是学堂里教的吗?”王河笑着点头,给她指了个“山”字,说:“这个字念‘山’,就是咱们黑山的山。”
五特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看着身边宁儿好奇的模样,心里像被暖流灌满了,眼眶微微发热。他举起酒杯,站起身,声音里满是感慨:“大家客气了,这些都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黑山城能有今天的样子,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是垦荒种地的农户,还是打铁织布的工匠,或是教书识字的先生,都是功臣。来,咱们干一杯,祝黑山城越来越繁华,祝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宁儿也端起酸梅汤,跟着五特一起起身,小脸上满是认真。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大厅里回荡,像一串快乐的铃铛。席间的欢声笑语,伴随着饭菜的香气,飘出窗外,和院子里海棠花的香气混在一起。夕阳透过窗棂洒进来,金色的光芒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满满的幸福与希望,连鬓角的白发、眼角的皱纹,都染上了温暖的颜色。
荻花庭放下酒杯,杯沿沾着细密的酒珠,像缀了圈碎钻,对着五特轻轻一举,脸上的笑意温和得像春日拂过麦田的风:“五特,你这几年可好?在外奔波,风餐露宿的,肯定受了不少苦吧?”话音刚落,他指尖摩挲着杯壁,语气里添了几分感慨,“现在黑山城人口快近千万了,都是从流民堆里筛出来的踏实人,还有西镇、沙窝镇那些地方迁过来的。房子虽说盖了不少,青砖黛瓦的院落排得整整齐齐,但也基本住满了。城外南坡上全是老百姓自己搭的土坯房,糊上黄泥、盖上茅草,勉强遮风挡雨。现在城里的地皮金贵得很,巴掌大一块地,都能换两石麦子,还是新磨的细面。”
“啪”的一声脆响,大黑猛地拍在桌子上,震得碗里的酒晃出了边,溅在青布桌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性子向来豪爽,嗓门也像村口的铜锣似的,一开口就盖过了周遭的喧闹:“地皮贵怕啥?咱们有粮食!河镇今年的庄稼长得比人还高,麦穗沉得压弯了麦秆,麦粒饱满得发亮。收的粮食堆得跟村头的土山似的,够咱们黑山城人吃好几年!以后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顿顿喝稀粥了!”
禾满仓闻言,夹菜的筷子顿在半空,瞥了大黑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得意的笑,语气里满是炫耀:“粮食够吃算什么本事?我们沙窝镇的琉璃才叫厉害!透亮得跟山顶的冰棱似的,城里的富户抢着买去镶窗户,阳光一照,满屋子都是彩光。其他城池的商队都排着队来进货,一车琉璃能换十车粮食,赚的钱比你们的麦子多十倍!”
“切!”大黑俩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啪”地把粗瓷酒杯墩在桌上,酒沫子都溅出来了,“琉璃片子能当饭嚼?还是能盛红烧肉?咱黑风部落的陶家伙才是过日子的根本!你看这粗陶碗,掉地上都不带裂的;那带花纹的陶罐子,腌酸菜、泡咸菜,哪家灶房离得了?你们那琉璃瓶瓶罐罐,手指头一滑就碎成渣,寻常人家谁舍得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