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拂过,带来了树林里的青草香,也带来了远处村民和流民的笑声。五特知道,从今天起,荒土上的新城,开始生根发芽了。
磨合与信任
接下来的几天,建房的速度越来越快。临时作坊建好了,老刘带着几个后生,每天“叮叮当当”地造工具,斧头、锯子、铲子越来越多,大家干活的效率也高了不少。
但磨合的问题还是来了。第五天的时候,村民里的李老三,和流民里的张二吵了起来。原因是李老三觉得张二砍树的时候,把村里的老槐树的枝桠砍了,而张二觉得李老三没事找事——那枝桠挡着路,不砍了没法运木头。
两人越吵越凶,最后都撸起了袖子,要动手打架。周围的人赶紧拉住他们,有人跑去喊五特和王河。五特来了后巧妙的化解了矛盾……王河村长在边上直点头说五特厉害,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平息了
五特分开围着的人群,先按住撸着袖子的李老三,又拉了拉气鼓鼓的张二,声音没拔高,却让俩人都静了下来:“先别吵,听听彼此咋想的。李叔,你先说说为啥急眼?”
李老三梗着脖子,指着不远处老槐树断了的枝桠:“这树是村里的老物件!我小时候就在树下玩,枝桠再挡路,也得跟村里说一声再砍啊,他倒好,直接就下斧子!”
五特转向张二,又问:“你呢?为啥不等商量就砍了?”
张二喘着气,指着地上堆着的木头:“这枝桠横在运木头的道中间,几趟下来都得绕路,耽误建房子——老人孩子还等着住新屋呢!我想着就是根枝桠,砍了省事儿,没顾上跟村里说。”
五特听完,先拍了拍李老三的胳膊:“李叔,张二没跟村里商量就砍树桠,是他的不是,我让他给你赔个不是。但他也是急着建房子,怕耽误了进度,没坏心眼。”又转头对张二说:“这老槐树是村里的念想,跟咱们流民手里的旧物件一样金贵,下次不管动啥,先跟王村长或者李叔他们说一声,商量着来,不差这一会儿功夫。”
张二脸有点红,挠了挠头,对着李老三说:“李叔,是我考虑不周,对不住了。待会儿我找几根结实的树枝,给树桠断口包一包,再给您赔个不是。”
李老三原本紧绷的脸也松了松,摆了摆手:“算了算了,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你也是为了建房子,下次记得先说一声就行。那枝桠断都断了,包不包的也没啥,往后干活别这么毛躁就中。”
俩人的气都顺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散了。王河在边上笑着点头,拍了拍五特的肩膀:“二冬你可真厉害,三言两语就把事儿平了!要是让我来,说不定俩人还得吵半天。”
五特笑了笑:“都是为了建新家,没啥解不开的疙瘩。往后咱们一起干活,难免有磕碰,多说说心里话,商量着来,就啥事儿都没有了。”
荒土生城:新河镇的商机与人心
五特帮李老三和张二解了矛盾的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背着兽皮袋去找王河。王河正蹲在院子里磨锄头,看到五特进来,赶紧放下磨石:“二冬咋这么早?是不是建房那边有啥要吩咐的?”
五特在石凳上坐下,笑着摇头:“建房的进度挺好,老刘他们新造的斧头也好用。今天想跟您商量件事——您带我在村里村外转转,我看看哪条路适合先修,往后运黑石头、拉木头都方便。”
“这有啥商量的!”王河一拍大腿,拿起挂在墙上的粗布褂子披上,“我正想着这事儿呢,走,我带你把能转的地方都转遍!”
两人出了村,先往东边走。东边是一片开阔的坡地,地里种着些玉米,玉米秆矮矮的,叶子有点发黄。王河叹了口气:“这地看着平,其实土层薄,底下全是碎石子,种庄稼收成一直不好,村里也就几户人家愿意种。”
五特蹲下身,用手指捻了点土,又扒开表面的土看了看底下的碎石,突然眼睛亮了:“村长,这地可不是只能种庄稼啊。”
“哦?”王河凑过来,“除了种庄稼,还能弄啥?”
“您看这碎石子。”五特捡起一块碎石,上面带着点青灰色的纹路,“这是青石碎料,城里的工匠最爱用这个铺院子、砌院墙,结实还好看。咱们往后建房子,要是想砌院墙,用这个就省钱;要是多攒点,拉到城里去卖,一斤能换两文钱呢——比种玉米划算多了。”
王河赶紧捡起几块碎石看了看,又蹲在地里扒拉了半天,直起腰时眼睛都亮了:“真能卖钱?这坡地到处都是这碎石子,要是真能换钱,这几户人家岂不是不用愁收成了?”
“不仅是这几户。”五特站起身,指着坡地尽头的矮山,“那山上的青石更多,等咱们把路修到那边,组织人去凿青石,既能给建房凑材料,又能卖钱,一举两得。”
王河连连点头,搓着手笑:“好!好!这事儿得记下来,等回头跟村民们说说,保准大家乐意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