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五特对着外面喊,“把肉干拿出来,跟粥一起煮,让大家都吃饱!”
张婶应了一声,笑着跑去找肉干。五特靠在石凳上,灵智核里开始生成“建房计划”的细节——谁负责砍树,谁负责搭架,谁负责和泥...数据一条条闪过,最后定格在“城名:新河镇”上。
他想,等房子建好了,路修好了,大家都能赚到银子了,这个名字应该会很合适。
第一间木房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河道村的村口就挤满了人。村民们扛着斧头、锯子,流民们背着绳子、铲子,都围着五特,等着他安排活计。
王河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木牌,上面写着“新河镇建房队”——是他连夜让村里的教书先生写的。“二冬,人都到齐了,你咋安排,我们就咋干!”
五特点头,走到人群中间,指着村外的树林:“男人们分成两队,一队去砍树,注意选粗细合适的,别砍太小的树苗;另一队去挖地基,按照我画的线挖,深度三尺。女人们负责捡树枝、和泥,孩子们帮忙递东西,老人在家烧开水,给大家送水喝。”
他从兽皮袋里掏出几张画着房屋图纸的兽皮,递给几个领头的人:“就按照这个样子建,先建十间,让老人和孩子先住进去。”
大家接过图纸,虽然看不懂上面的线条,但都点头:“听二冬的!”
人群很快散开,树林里响起“叮叮当当”的砍树声,地基旁有人喊着号子挖泥土,女人们坐在地上,手里的树枝很快堆成了小山。五特穿梭在各个队伍之间,时不时停下来指导——有人砍树的姿势不对,他就示范正确的握斧方式;有人挖地基的深度不够,他就用脚量一下,让他们再挖深点。
中午的时候,王河的媳妇带着几个村民媳妇,推着小车送来了粥和烤肉。大家围坐在地上,一边吃一边聊天。村民里的后生狗蛋,凑到流民里的老刘身边,小声问:“刘叔,你们以前是河镇的?听说河镇造工具的手艺特别好?”
老刘笑了笑,掏出一块小铁块:“是啊,我做这活计三十年了。等以后建好了作坊,我教你造工具。”
狗蛋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以后就能自己造锄头了?”
“不仅能造锄头,还能造镰刀、斧头,以后挖黑石头,还得用镐头呢。”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跟着干,以后赚了银子,娶媳妇都没问题。”
五特坐在一旁,看着他们聊天,嘴角带着笑意。这时候,小男孩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朵小野花,递给五特:“五特哥哥,给你。这是我在河边摘的,好看吗?”
五特接过野花,放在鼻尖闻了闻,很香。“好看,谢谢你。”他指着不远处正在搭建的木房,“你看,房子快建好了,以后你就能住进去了,不用再睡山洞了。”
小男孩望着木房,眼睛里闪着光:“真的吗?那我能跟奶奶一起住吗?”
“能。”五特点头,“每个人都有房子住。”
傍晚的时候,第一间木房终于建好了。屋顶盖着茅草,墙壁用泥糊得平整,窗户上糊着油纸,虽然简陋,但看着特别暖和。村民和流民们都围过来看,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墙壁,感叹道:“这房子,比我家的土房还结实呢!”
王河走进屋里,转了一圈,红着眼眶说:“二冬,这房子...真能住人了。我们村以前建房子,都得请外面的工匠,没想到我们自己也能建这么好的房子。”
五特说:“以后会建更好的房子,用石头建,比这个还结实。等房子多了,再修条路,从村里通到荒山,以后挖黑石头就方便了。”
大家都点头,眼里满是期待。这时候,老刘走过来,拍了拍五特的肩膀:“二冬,明天我就跟几个后生一起,建个临时的作坊,先造几把斧头、锯子,这样砍树、挖地基能快点。”
“好。”五特笑着说,“辛苦大家了。”
天色慢慢暗下来,大家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村民们热情地拉着流民,邀请他们去家里住——虽然家里挤,但总比睡在外面强。流民们起初还不好意思,后来在村民的拉扯下,终于答应了。
小男孩被狗蛋拉着,去了狗蛋家。走之前,他回头对五特喊:“五特哥哥,明天我还来帮你递东西!”
五特挥手:“好,注意安全。”
人群渐渐散去,村口只剩下五特和王河。王河望着远处的荒山,说:“二冬,你说的黑石头,真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五特点头:“能。以后我们不仅挖黑石头,还能种庄稼、养牲口,等城建好了,外面的人会来做生意,到时候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王河叹了口气,拍了拍五特的肩膀:“二冬,我这辈子没服过谁,今天我服你。以后新河镇,你说了算。”
五特望着满天的星星,灵智核里闪过姆洛坦星的星空——那里的星星很亮,但没有这里的温暖。他说:“不是我说了算,是大家说了算。新河镇是所有人的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