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夔北街道,往日热闹的文创街和餐饮巷,如今透着几分萧条。中午 12 点本该是餐饮店的客流高峰,可王大姐的 “家常菜馆” 里,只有两桌客人,桌上的菜没怎么动,服务员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王大姐坐在收银台后,看着空荡荡的大厅,眼圈红红的,手里的计算器按了一遍又一遍,算着房租、食材、人工的成本,越算心里越慌。
“季书记,您可来了!” 看到季秋水走进店里,王大姐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再没人来吃饭,我这店就撑不下去了。一家五口全靠这店生活,我老公身体不好,孩子还在上学,房租每月 8000 元,食材钱还欠着供应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季秋水拉着王大姐的手,坐在餐桌旁,看着墙上挂着的 “特色家常菜” 招牌,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姐,您别急,慢慢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王大姐抹了抹眼泪,哽咽着说:“以前店里每天能有 20 多桌客人,营收三四千元,现在每天只有几桌,营收连 1000 元都不到,连成本都覆盖不了。我想过降价促销,可周边的餐饮店都在降价,客人还是很少;想做外卖,又不知道怎么操作,没有平台资源,也没人教。”
走出王大姐的店,季秋水又走访了文创街的 10 家小店。小林的咖啡书屋,以前周末座无虚席,现在只有零星几个顾客,书架上的新书积了一层薄灰;小吴的陶艺工作室,订单量比去年减少了 60%,原本雇的 4 名员工,现在只留了 1 名;手作店老板小周,正对着堆积如山的货物发愁,“这些手工制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连进货的钱都没有了。”
调研结束后,季秋水的心情格外沉重。数据显示,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夔北街道的餐饮、零售、文创行业营收大幅下滑 ——5 家餐饮店濒临倒闭,10 家文创小店营收减半,3 家零售超市客流量下降 40%,不少商家面临 “客源少、资金周转难、模式落后” 的三重困境。
“商家是街道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居民生活的‘烟火气’所在。” 季秋水在经济复苏工作会议上强调,“王大姐的店不仅是她一家的生计,也是很多居民熟悉的‘家常菜味道’;文创街的小店不仅是创业平台,也是街道的特色名片。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倒闭,必须精准发力,帮商家渡过难关,让街道经济恢复活力。”
经济发展办主任老杨有些为难:“季书记,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县里的财政也紧张,我们能调动的资源有限。而且商家的需求不一样,有的缺客源,有的缺资金,有的缺技术,精准帮扶难度很大。”
“资源有限,我们就整合资源;需求多样,我们就分类施策。” 季秋水语气坚定,“我们要推出‘经济复苏精准帮扶措施’,从‘客源、资金、模式’三个维度入手,一对一解决商家的难题。政府搭好台,让商家唱好戏,才能让经济‘活起来’。”
在各项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夔北街道采取了精准帮扶的 “三大引擎”措施。
一是客源引流:消费节搭台,烟火气回归
季秋水的第一个举措,是举办 “夔北消费节”,通过 “政府补贴 + 企业让利” 的方式,吸引县城及周边居民来街道消费,同时利用线上平台推广特色商家,为餐饮店、文创店引流。
为了让消费节更有吸引力,季秋水做了精心策划:一是政府拿出 50 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消费补贴,居民在参与活动的商家消费,可享受 “满 100 减 30”“满 200 减 50” 的优惠,补贴由政府和商家各承担一半;二是组织商家推出 “特色套餐”,餐饮店推出 “家庭聚餐套餐”“单人工作餐”,文创店推出 “消费满赠”“限时折扣”,零售超市推出 “民生商品特价”;三是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开设 “夔北消费节” 专题,邀请本地网红、美食博主、探店达人来街道打卡,拍摄短视频推广商家,同时发动街道干部、志愿者转发,扩大影响力。
消费节筹备期间,季秋水带着老杨和志愿者,逐户走访商家,动员他们参与活动。“王大姐,消费节期间,政府会给您的店补贴 30% 的消费金额,您再让利 20%,推出‘128 元家庭套餐’,包含四菜一汤,肯定能吸引客人。” 季秋水说,“我们还会请网红来您的店打卡,帮您推广,保证客流量能上来。”
王大姐有些犹豫:“季书记,我现在资金紧张,让利后会不会更亏?”
“不会的,消费节能帮您吸引更多客人,薄利多销,而且政府补贴能帮您分担成本。” 季秋水耐心解释,“您再推出‘充值优惠’,吸引客人办会员卡,锁定长期客源,这样后续生意也能稳定。”
在季秋水的劝说下,王大姐终于同意参与,推出了 “128 元家庭套餐” 和 “充值 200 送 50” 的活动。文创街的小林也积极参与,推出 “咖啡 + 图书” 套餐,消费满 50 元送一本畅销书;小吴的陶艺工作室推出 “亲子陶艺体验套餐”,原价 198 元,消费节期间只要 98 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