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清晨的阳光,透过新家客厅的落地窗,在装修方案草图上投下暖金色光斑。苏晚指尖按在书房区域的图纸上,眉头微蹙——原方案中书桌靠着承重墙摆放,虽节省空间,却挡了一半的自然光线,不符合她“设计需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不把书桌旋转45度,靠窗边放?”顾沉舟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过来,自然地坐在她身边,指尖在图纸上勾勒出调整后的布局,“这样既能保证采光,又能留出过道空间,还能从窗户看到咱们做的总部项目,工作累了抬头就能看到成果。”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拿起铅笔修改草图:“这个角度刚好!书桌左侧留600mm宽的书架位置,右侧放一盆大型绿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挡住部分阳光直射,避免屏幕反光。”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满是笑意,“你怎么总能想到我在意的细节?”
“跟你合作这么久,早就摸清你的设计习惯了。”顾沉舟递过一杯牛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而且,这是咱们的家,得按你喜欢的样子来——你之前说‘家是让人放松的港湾’,我不想让书房变成压抑的工作空间。”
苏晚接过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突然想起最初在工作室,顾沉舟第一次送热饮时的场景,那时的“工作关怀”,如今已变成“生活默契”,从图纸上的参数共鸣,延伸到了生活里的点滴在意。
上午十点,苏晚带着工作室团队去城西科技园对接二期项目。甲方负责人李总拿着需求清单,语气里带着期待却也藏着顾虑:“我们很认可你们做的总部项目,尤其是BIM全周期运维和成本控制,但二期项目涉及智慧园区系统对接,你们有相关经验吗?华建昨天还来谈过,说他们有成熟的智慧系统案例。”
林晓雅立刻拿出平板,调出之前做的智慧办公系统对接方案:“李总,我们虽然没做过完整的智慧园区,但顾氏总部项目的BIM运维系统,已经实现了和智慧办公、能耗监测的联动,技术逻辑是相通的。而且我们做了初步测算,用咱们现有的BIM框架接入智慧园区模块,能比华建的方案节省15%的成本。”
李总接过平板,翻看着方案里的技术参数,眼神里的顾虑渐渐消散。苏晚趁机补充:“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小范围的试点模块,比如园区的智能停车系统,两周内出演示版本,您满意了咱们再推进整体项目,这样风险更低。”
“这个提议好!”李总眼前一亮,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来,两周后看试点演示,要是效果好,二期项目就交给你们!”
离开科技园时,林晓雅兴奋地说:“苏工,咱们又拿下一个大项目!这次华建终于没机会捣乱了!”
“还是得靠专业说话。”苏晚笑着说,心里却想起顾沉舟昨天的提醒——他特意让技术部整理了智慧园区的相关案例,还标注了“重点关注停车系统与能耗监测的联动逻辑”,此刻的顺利,离不开他提前铺好的“专业台阶”。
下午两点,苏晚回到工作室,刚想整理试点模块的技术框架,就看到陈特助拎着一个文件袋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苏小姐,顾总让我送这个过来——总部项目的运维交接手册,他已经让技术部标注了重点维护节点,还有一份是给工作室的‘优秀合作方’证书,顾氏集团年度评选的,昨天刚敲定结果。”
苏晚接过文件袋,打开一看,运维手册里每一页都有顾沉舟的手写批注:“每月需检查光伏组件的清洁度,避免影响发电效率”“雨水回收系统的过滤罐每季度需更换滤芯,联系电话附在最后一页”,甚至连“冬季幕墙玻璃的除冰装置启动温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优秀合作方”证书的金属牌上,刻着“顾氏集团2024年度优秀合作方——苏晚工作室”,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以专业铸标杆,以匠心赢信任”。林晓雅凑过来,激动地说:“苏工!咱们工作室终于拿到大企业的认证了!以后接项目更有底气了!”
苏晚摩挲着金属牌,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竞标时的“小工作室无人识”,到现在的“优秀合作方”,这份认可,是团队熬了无数个夜的成果,更是顾沉舟一路“尊重专业、提供支持”的结果。
傍晚六点,顾沉舟准时来接苏晚下班。车子行驶在通往新家的路上,他突然说:“下周咱们去拍订婚照吧?我联系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他们擅长拍‘纪实风’,可以去总部项目工地拍一组,再去咱们第一次见面的办公室拍一组,记录咱们从初遇到订婚的历程。”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你连摄影风格都选好了?还特意选了这两个地方,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
“从项目竣工那天就开始计划了。”顾沉舟握着她的手,语气认真,“我想把咱们一起走过的路都记录下来,以后老了翻看照片,能想起第一次你用风荷载数据说服我,第一次在工地一起盯浇筑,第一次在庆功宴上公开咱们的关系——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