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五点半,顾氏总部新址项目的顶层露台还浸在薄雾里。苏晚趴在护栏上,手里拿着竣工验收手册,指尖在“光伏幕墙年度发电量预测”那栏反复摩挲——昨晚她和团队熬夜核对的最终数据显示,实际发电量比最初设计值高了3.2%,这意味着每年能多节省18万电费,全生命周期收益又多了一笔。
“怎么不多睡会儿?”顾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递过一杯热牛奶,杯壁贴着熟悉的便签:“温到50℃,没放糖,你昨晚说有点咳嗽。”
苏晚接过牛奶,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指——他应该比她更早到,工装外套上还沾着露水。她抬头看向他,眼底带着笑意:“怕验收时出岔子,再检查一遍数据。专家组今天会重点查光伏和雨水回收系统,咱们的实时监测数据都准备好了吗?”
“都存在云端了,随时能调出来。”顾沉舟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远处渐渐亮起的城市天际线,“昨天让技术部把BIM运维系统的演示视频再优化了一遍,重点突出‘实时能耗监测’和‘故障预警’功能,专家肯定会感兴趣。”
两人并肩站在露台上,薄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光伏幕墙的玻璃,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晚突然想起第一次来工地时,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却矗立起一座融合科技与绿色的超高层——从最初的图纸交锋,到后来的并肩破局,每一步都像电影画面,清晰地映在脑海里。
七点半,专家组准时抵达。苏晚带着他们从底层的雨水回收机房开始检查,机房里的过滤系统运转平稳,水质检测仪上的数字稳定在“COD≤25mg/L”,远低于回用标准。
“雨水回收的利用率能达到多少?”专家组组长王教授指着流量计问,语气里带着审视。
苏晚立刻调出手机里的实时数据:“截止昨天,累计回收雨水1200立方米,利用率82%,比设计目标高2%。我们还加了水质预警功能,一旦检测到污染物超标,会自动切换市政供水,避免影响使用。”
王教授点点头,没再追问。走到光伏幕墙区域时,另一位专家突然提出:“发电效率的实时数据没问题,但冬季的低温会不会影响组件性能?你们做过低温测试吗?”
顾沉舟上前一步,递过一份检测报告:“我们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做过-10℃低温测试,组件发电效率仅下降1.5%,远低于国标5%的限值。而且幕墙玻璃加了防眩光涂层,冬季采光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们翻看报告,不时低声交流,眼神里的审视渐渐变成认可。林晓雅跟在后面,悄悄对老周说:“苏工和顾总这配合,简直天衣无缝!专家的问题刚提出来,答案就准备好了。”
上午十点,所有检查环节结束。专家组在会议室召开验收总结会,王教授拿起话筒,声音洪亮:“经过现场核查和数据核验,顾氏总部新址项目符合‘科技+地产融合’的标杆定位,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指标全部达标,成本控制优异,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周激动地擦了擦眼角,林晓雅更是直接跳了起来。苏晚看着身边的顾沉舟,他也正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仿佛在说“我们做到了”。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张涛带着两个行业媒体的记者闯进来,脸色难看:“我有异议!这个项目的成本数据肯定有问题!苏晚工作室没有甲级资质,怎么可能做到节省30%成本?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记者的摄像机立刻对准苏晚,现场的氛围瞬间紧张起来。顾沉舟站起身,走到张涛面前,语气冷了几分:“张总,项目的成本数据经过第三方审计机构核验,每一笔优化都有详细的计算依据,你要是有疑问,可以看审计报告。至于资质,苏晚工作室虽然没有甲级资质,但团队的专业能力有目共睹,比某些靠资质却做不出好方案的设计院强得多。”
他拿出手机,调出审计报告的电子版,递给记者:“这里有详细的成本核算表,从核心筒用钢量优化,到幕墙龙骨调整,再到室内装修材料选型,每一项节省都经得起核查。你所谓的‘猫腻’,不过是你对专业的无知。”
张涛看着审计报告,脸色惨白,记者们也察觉到不对劲,收起摄像机尴尬地笑了笑:“既然有审计报告,那就是我们误会了,抱歉打扰。”说完,不等张涛反应,就快步离开。
张涛看着空荡荡的门口,又看看周围人鄙夷的眼神,只能灰溜溜地走了。林晓雅忍不住小声说:“终于彻底清净了!以后再也没人来捣乱了!”
中午的竣工庆功宴上,顾氏集团的高管们纷纷向苏晚敬酒,称赞她的专业能力。顾沉舟一直陪在她身边,帮她挡掉不少酒,低声说:“别喝太多,晚上还有事。”
苏晚好奇地问:“什么事?”
顾沉舟笑而不答,只是神秘地眨了眨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