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指尖按在平板电脑的PDF文件上,指腹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晨光透过工作室落地窗斜切进来,在会议桌的蓝图上投下长条光斑,将“顾氏集团总部新址竞标补充文件”这行黑体字照得格外清晰。
“风荷载计算参数有问题。”她突然开口,打破了会议室里持续十分钟的寂静。
对面的结构工程师老周推了推老花镜,立刻凑过来盯着屏幕:“不可能吧?顾氏给的补充文件是第三方设计院出的,按说不该犯这种基础错误。”
“不是错误,是模糊。”苏晚调出标注工具,在“核心筒东侧迎风面荷载系数”那栏画了道红圈,“这里写的是‘按GB -2012规范取值’,但规范里针对市中心超高层,需要考虑周边建筑群的风干扰效应,他们没给修正系数。”
会议桌旁的年轻设计师林晓雅倒抽一口凉气:“这要是按常规值算,核心筒的配筋量会差15%左右——真按这个施工,后期会有结构隐患?”
“不是隐患,是必然会出现侧向位移超标。”苏晚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众人,屏幕上跳出她连夜做的模拟计算模型,蓝色的应力云图在核心筒顶部呈现出刺眼的红色,“我用三种不同工况算了,最不利情况下,顶层位移会超规范限值23毫米。”
老周摸着下巴沉吟:“顾氏这次强调‘科技+地产融合’,又是市中心核心区的标杆项目,怎么会在补充文件里留这种漏洞?是故意的?还是真漏了?”
苏晚没接话,指尖划过文件末尾的联系人信息——顾氏集团总裁办特助,陈默。她想起昨天五十三章里,林晓雅第一次拨通陈默电话时,对方那句冷淡的“所有疑问需以书面形式提交,三个工作日内回复”。
“书面提交来不及了。”苏晚突然合上电脑,起身抓过椅背上的外套,“竞标会定在下周一,现在提交书面疑问,等他们回复至少要周三,我们没时间调整方案。”
“那怎么办?”林晓雅急得站起来,“咱们工作室本来就比那些老牌设计院底子薄,要是因为这个参数算错了,竞标直接就没戏了!”
“去顾氏总部。”苏晚弯腰拎起文件袋,里面装着打印好的计算报告和模型截图,“我直接找陈默,或者——找顾沉舟。”
“找顾总?”老周吓了一跳,“苏工,你知道顾沉舟是什么人吗?顾氏内部都传他是‘铁面阎王’,去年有个合作方因为预算超了3%,当场就被他终止了合同。咱们这么个小工作室,直接找上门,会不会被当成闹事的?”
苏晚拉开会议室门,晨光落在她肩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我不是去闹事,是去提供数据。顾沉舟要的是‘标杆项目’,不是会塌的楼。他要是连专业意见都听不进去,这项目不接也罢。”
林晓雅看着苏晚的背影,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工作室快撑不下去时,苏晚也是这样,抱着一摞设计图,在暴雨里站了两个小时,硬是敲开了城西科技园项目的大门。她咬咬牙,抓起自己的笔记本:“我跟你一起去!好歹能帮你拿东西。”
顾氏集团总部在城东的金融中心,四十层的玻璃幕墙大楼像一柄插在城市里的银剑。苏晚和林晓雅站在前台,报上名字和来意时,前台小姐的眼神明显带着轻视。
“抱歉,苏小姐,没有预约的话,我们不能让您上楼。”前台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而且陈特助今天上午有三场会,顾总更是全天封闭办公。”
“我知道没有预约。”苏晚将打印好的报告首页递过去,首页上用加粗字体写着“顾氏总部新址核心筒风荷载参数修正建议及计算依据”,“但这份报告关系到项目结构安全,我相信顾总不会愿意因为‘没预约’,就错过一个可能避免重大隐患的机会。”
前台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了内线电话。没过两分钟,一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快步走了下来,正是陈默。他比电话里听起来温和些,但眼神里的审视藏不住。
“苏小姐?苏晚工作室的负责人?”陈默扫了眼苏晚手里的文件袋,“我记得你们提交的竞标材料里,没有涉及核心筒结构的内容——怎么突然跑来提参数问题?”
“是补充文件出来后发现的。”苏晚直接递过报告,“我做了三种工况的模拟计算,都显示现有参数会导致结构位移超标。如果现在不修正,等方案定了再改,成本至少要增加8%。”
陈默接过报告,翻了两页,眉头渐渐皱起来。他早年也是学工程出身,一眼就看出苏晚的计算逻辑没问题——甚至比第三方设计院的思路更严谨,连周边五栋建筑的高度、间距对风场的影响都做了量化分析。
“你等一下。”陈默拿着报告快步走向电梯,留下苏晚和林晓雅在大厅里等着。林晓雅拉了拉苏晚的袖子,小声说:“你看陈特助的表情,是不是有点戏?”
苏晚没说话,目光落在大厅墙上的顾氏集团简介上。照片里的顾沉舟穿着深色西装,站在集团周年庆的背景板前,眼神冷得像冰,嘴角没有一丝笑意。她想起行业里的传闻,说顾沉舟接手顾氏五年,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传统地产公司,做成了现在“科技+地产”的龙头,靠的就是“眼里不揉沙子”的狠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