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根从怀里哆哆嗦嗦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粒明显发霉变质、掺着沙土的米粒:“这是小老儿偷偷从仓底麻袋里抠出来的……还有,城西赵家坳那边,所谓的‘新垦地’,您去看看就知道,苗都长不齐!”
孙元化接过那几粒米,紧紧攥在手里,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他赏了赵老根一些散碎银子,叮嘱他千万保密,然后让其悄悄离去。
第二天,孙元化坚持要去赵家坳。周福海百般劝阻无效,只得亲自陪同。到了地方,只见一片坡地上,确实有新翻动的痕迹,但禾苗稀稀拉拉,长势远不如旁边真正的熟地。孙元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仔细看了看,又走到地头,查看田埂的磨损程度。
“周县令,这地,怕是去年甚至前年就有人在种了吧?只是今年把田埂重新修葺了一下,便算作新垦?”孙元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
周福海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渗出冷汗,支吾道:“这……上差明鉴,或许是……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核查不清……”
“核查不清?”孙元化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那几粒霉米,“那官仓底层的沙土秕糠,也是核查不清吗?”
周福海如遭雷击,双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
孙元化不再看他,对随行的书吏和新军护卫下令:“立刻封锁滋阳县官仓!所有账册封存!请周县令及其相关佐贰官,暂且回衙‘休息’,没有我的命令,不得随意出入!”
他知道,自己抓住了一条大鱼。但滋阳县,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周福海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保护伞?山东乃至整个三省,像滋阳县这样的情况,还有多少?
数据的迷雾之下,是触目惊心的腐败与欺瞒。而他手中的利剑,才刚刚出鞘。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
(第11章结束。本章通过孙元化在山东的实地核查,生动展现了地方官员如何阳奉阴违、数据造假,以及核验组如何突破迷雾发现真相的过程。情节紧张,细节真实,矛盾进一步激化。)
喜欢明末:我的KPI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明末:我的KPI拯救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