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苏宁毫不犹豫,“着其按新式记账法重新核算成本,三日后再报。”
“是!大人。”
苏宁翻开一本随身携带的硬壳笔记本,在上面记录着关键事项。
这个动作让侍立的文书不禁多看两眼,却不敢多问。
毕竟眼前的这位浙直总督总是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他们这些旧式文人有时候根本就看不懂。
所以能待在总督府的都是难得的聪明人,自然是能够做到不胡乱妄加揣测。
……
巳时初刻,辖内六位知府鱼贯而入进行旬报。
苏宁端坐上位,听着他们依次陈述。
杭州知府提到有士子联名反对“一条鞭法”,称其“违背祖制”。
苏宁抬眼:“可曾细算过这些士子家中田亩?”
“这......”知府语塞。
“明日将他们的田亩册籍与应纳税银核算清楚,连同他们联名的文书,一并张贴在府学门外。”苏宁语气淡然,“让众人评评,他们反对的究竟是祖制,还是自己的钱袋子。”
众人噤声。
这位总督的手段,总是如此直接而致命。
午后,苏宁移步至偏厅。
这里已等候着十余位商贾,都是为申请新式机械而来。
“总督大人,”一位绸缎商躬身道,“小民已按新法完税,恳请准购水力织机。”
苏宁示意幕僚呈上账册,快速浏览后点头:“准。三日内,商会将派人协助安装。”
“多谢总督大人。”
“依法经营!照常纳税!就是对本官最大的感谢。”
“是!大人。”
另一位盐商想要申请蒸汽轮船的运营许可,苏宁仔细询问了航线规划、运力测算等细节后,方才在申请书上签字。
每个决策都快速而精准,仿佛对各项产业的运作规律了如指掌。
未时三刻,是视察时间。
苏宁的轿舆停在南京城外新建的织造工坊前。
工坊内,五十台新式水力织机正轰隆作响。
苏宁也没想到还是这种新式水力织机更受欢迎,那种纯电力驱动的设备并不是太被理解。
随手拿起一匹刚织好的绸缎,对着光仔细查看经纬密度。
“效率是旧式的八倍,但成品率只有七成。”苏宁对工坊主说,“问题出在纱线质量不稳定。明日商会会派技师来指导改良工艺。”
“是!总督大人。”工坊主连连称是,额角渗出细汗。
这位总督对工艺的了解,竟比多年的老师傅还要精深。
返回衙门时已近黄昏,苏宁特意绕道至秦淮河畔。
这里正在铺设新的给水管道,是“大明市政”的首个工程。
他下轿亲自检查了管道的接口,对工头嘱咐:“事关民生,质量第一。”
“是!大人。”
回到书房,烛火再次亮起。
苏宁翻开一本特殊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各项新政的推进情况。
他用那支奇怪的笔在上面勾画,时而停顿沉思。
“大人,该用晚膳了。”侍从轻声提醒。
“先放着。”苏宁头也不抬,正对着江南舆图沉思。
上面标注着正在规划的铁路线、准备新建的发电厂,以及各个工业区的布局。
直到戌时,他才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一天的政务处理完毕,每一件都做出了决断,每一处细节都经过考量。
从赋税到民生,从工商到工程,他像个精准的舵手,牢牢掌控着江南这艘巨轮的航向。
窗外月色清明,映照着这座古老的城池。
苏宁站在窗前,知道今日处理的每一件政务,都在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模样。
而他手中的权力,正如这渐浓的夜色般,无声却严密地笼罩着江南的每一个角落。
……
随着苏宁在江南的权势日益巩固,尤其是“一条鞭法”的强力推行与新式工商业体系的建立,触动了无数传统士绅的切身利益,也让更多精明的乡绅看到了依附强权牟取新利的可能。
于是,一场围绕着这位年轻总督的、以“人情”为武器、以“贿赂”为箭矢的软性攻势,在繁华的江南之地悄然展开,其花样之繁多,手段之精巧,远超寻常。
最初,士绅们的试探还带着几分文人雅士的含蓄与体面。
这日,总督府门房收到一份来自苏州名士王老爷的拜帖,随帖附上的并非金银,而是一套据说是前朝某位书画大家用过的紫檀木文房四宝,以及两幅声称是失传已久的宋人山水孤本。
呈送礼物的管家和官员大多都是言辞恳切:“我家老爷素闻制台大人文采斐然,雅好书画,特献上此等清玩,以供鉴赏,绝无他意。”
几乎同时,江宁丝业巨擘沈家派人送来一整套紫砂大师时大彬的亲制茶具,以及十罐价比黄金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言明是感念总督整顿市肆,使得商路畅通,聊表“同道”之谊。
这些礼物,价值连城,却披着“风雅”的外衣,让人难以直接拒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影视编辑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影视编辑器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