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宁的处理方式却令他们愕然。
所有礼物,一律由专人登记造册,贴上标签,注明何人何时所赠,然后原封不动存入府库。
他只留下一句话:“雅意心领,物归原主不便,暂存府库,来日可充公用。”
“雅贿”无功而返,这帮人并没有就此放弃,更直接、更香艳的攻势反而接踵而至。
松江府一位徐姓致仕官员,借着为总督“调理起居”之名,通过苏宁麾下一位不甚紧要的属官,将一对孪生姐妹送入了总督府的后院。
这对姐妹年方二八,据说精通琴棋书画,更兼吴侬软语,体态风流,堪称绝色。
护送她们的嬷嬷谄媚地暗示:“此二女自幼调教,最善解人意,可使英雄解鞍,忘却烦忧。”
更有甚者,南京城内某位背景深厚的勋贵,在一次看似寻常的宴会后,“慷慨”地将家中精心培养的一队十二人的歌舞伎连带着乐师、行头一并“赠送”给总督府,美其名曰“为总督政务之余,略添声色之娱”。
面对这些活色生香的诱惑,苏宁的处理更为干脆利落。
那对孪生姐妹,在总督府后院仅仅住了一夜,次日便被完好无损地“请”出了府门,并附上苏宁亲笔信一封,信中委婉却坚定地表明“本官志在公务,无意声色,望徐公收回厚赠,勿使明珠蒙尘”。
那队歌舞伎,更是连总督府的门都没进,直接被挡在门外,言明“总督府非歌舞之地”,责令原路送回。
如今以自己的权势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只是苏宁更喜欢亲自搜寻天下美女,至于这种本就带着目的的“美人计”可就算了。
只是没想到这帮人看软的不行,便来硬的。
一些家资巨万、背景亦深的盐商、海商,自恃财可通神,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
一位掌控着数条海运线路的闽籍商人,其管家在求见时,直接奉上一个不起眼的木匣。
打开之后,里面并非奇珍异宝,而是厚厚一叠大明钱庄见票即兑的千两银票,粗略估计,不下十万两之巨!
管家低眉顺眼,话语却直刺核心:“我家主人别无他求,只望总督大人在新式海船运营许可上,能行个方便。”
另一位扬州盐商,则是在一次“汇报盐政”的公务会见后,“不慎”遗落了一个锦囊。
侍从拾起后发现,里面竟是东海明珠一袋、西域猫眼石数颗,还有一张写着盐引编号的纸条,意味着可以凭此领取巨额利润。
对这些赤裸裸的金钱攻势,苏宁的反应最为冷峻。
装银票的木匣被当场掷还,遗落的锦囊则被作为“证物”封存。
涉事的商人及其背后的引荐官员,都受到了严厉的申饬,并在后续的商事审批中被“格外关照”,处处受限。
苏宁甚至以此为由,在商会内部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整肃,明确宣告:“以财货乱法纪者,永不得入商会之门!”
“大人,是不是太严苛了?毕竟这都是江南士绅的一番心意。”
“大明的律法可是无情的!任何人都不能试图挑衅。”
“是!大人,我等明白了。”
数次三番的试探与进攻,皆在苏宁这座铁壁铜墙前撞得粉碎。
他并非不近人情,在公开场合,他对士绅商贾依旧保持着必要的礼节;他也并非完全拒绝所有馈赠,对于某些不影响大局的、象征性的地方特产,他有时会收下,但必定以价值相当的礼物回赠,绝不欠下人情。
久而久之,江南官场与士林商界都明白了一个事实:这位苏总督,其志不在钱财,不在美色,亦不在寻常的官场人情。
他所图者,更大,也更难以揣度。
“苏制台之心,深似海,坚如铁。”一位试图行贿失败的士绅在私底下感叹,“金银不动其心,美色不惑其志。往后,还是老老实实按他的规矩办事吧。”
这番严拒贿赂、不近女色的名声传开,非但没有让苏宁被孤立,反而使他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清正的形象使他推行政令时更具底气,也让那些试图寻找他弱点的人无从下手。
然而很多人都是不自觉的忽略了,苏宁喜欢的是大财,美女也是纯粹的欢愉之事,至于别有用心的接近却是不被允许。
苏宁知道,在这江南之地,唯有保持自身的无懈可击,才能牢牢掌控这由权力、商业与工业交织而成的巨大罗网,向着无人可以撼动的方向稳步前行。
而且,张居正这位权臣的命运注定不会太好,到时候自己也可以试着冲击一下首辅之位。
……
《影视编辑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影视编辑器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