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导演的电影虽然主题深刻,内容详实,但吸引不了大部分观众看下去,票房注定扑街。
李洋的救赎,给所有高水平的导演上了一课,怎么在拍摄一部高质量的电影同时,还可以吸引一大波观众津津有味地看这部电影。
核心技巧就是调动观众们的情绪,让他们有代入感。
拍摄电影,某种程度上,其实和写网文很类似。
大部分读者们是看不懂百年孤独、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论语这种经典书籍的,因为这些书虽然主题意蕴深刻,但内容本身没有故事性,是吸引不了太多数读者的。
这些经典书也没有调动读者们的情绪,大部分读者在看这种书籍时,内心毫无波澜,看了几分钟就想睡觉。
这种情况像极了高水准导演拍摄高质量电影的情形。
大部分高质量电影本身质量过硬,但表现形式太硬核了,注定吸引不了太多人观看,因为没有趣味性,票房凉凉,没有形成高质量电影,高水平票房的良性循环。
这才导致了流量电影的泛滥。
真正优质的文娱内容,永远都是雅俗共赏的,最能被世人所铭记,能够取得很好的收益。
没有李洋的救赎,这个世界的导演和实力派演员们,都注定了要度过一段极为黑暗的日子。
市场上容不下高质量的电影,深度电影没有生存空间,老戏骨们没有戏接,影视行业被劣质流量内容所占据,行业建设逐渐枯萎。
李洋的救赎,98亿的惊天票房,让所有真正致力于拍摄优质电影的人,都深深地进行了自我反思。
万事开头难,有了李洋的救赎这种深度电影打头阵,后续的高质量电影票房有了一定的保证。
而且后续导演拍摄电影,都可以以程鑫的这部李洋的救赎为参照,分析电影主线如何设计,如何能够吸引到观众们的注意力。
程鑫这个名字,现在在各大电影学院之中,成为了一个标杆。
无数新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都在以程鑫为参照物,思考着如何拍摄电影,在保证内容的同时,又能吸引住观众们,获得票房上的成功。
“悦悦,你觉得程鑫先生拍摄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当初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这部电影叙事绝对是大师级的水平,让人跟着主角的视角,就不知不觉之中,沉浸入了电影的剧情之中。”
“你可别忘了,程鑫大师之前写过了一本划时代的网文小说,斗破苍穹,对于如何叙事,如何切换人物的视角,程鑫大师肯定胸有成竹,这才写出了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剧本,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电影盛宴。”
天府省电影学院的二位学生最近上了院长亲自分析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讲座后,开始对程鑫讨论了起来。
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惊叹于程鑫的多才,多智。
开创性的人物,敢逆潮流的人,总是会得到年轻人的注视。
年轻人天生就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求变,渴望自己喜欢的事物,能够欣欣向荣地发展。
拍摄电影在电影学院的学生们看来,是一件值得托付终身的事业。
他们不愿意拍摄烂片。
一个导演的导演生涯是有限的,从幼时上学起,经过长期培养,一个导演成熟掌握各种电影拍摄技巧之时,他的年纪也来到了三十大关,三十到四十这黄金十年,是导演最有创造力的时候。
按照一年一部电影的拍摄进度,大部分导演,一生也只能拍摄出十部电影。
谁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用来拍摄一堆烂片呢?
在学校里学习了那么多电影大师的电影拍摄技巧,学习了他们在电影之中表达的对于人本身的关怀,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导演,都会树立起同样的目标:
“拍摄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电影。”
如果为生存,而不得不妥协拍摄烂片,这就是对自己的导演生涯的一种侮辱。
学习了这么久如何拍摄电影,接受了各种人文主义的洗礼,最后拍烂片。
对于导演而言,这会让他们的信仰直接崩塌。
某种程度上,李洋的救赎,守住了电影的底线,让对电影质量有追求的导演,精神世界没有崩塌。
他们看到李洋的救赎这部质量一流的电影取得如此之好的票房,会感到电影行业还有未来。
原来高质量的电影票房不佳,不是所有原因都在观众身上,他们也要为此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是他们没有让大部分观众进入自己的电影之中,自己的电影质量即使再高,不被观众理解,全然对电影票房没有半点作用。
新的电影时代,意味着行业的导演们对如何拍摄电影,有了新的认识。
天府省电影学院院长,作为培养出奥斯卡金像奖张星导演的老师,电影学院的院长,思维是很敏锐的。
他是最先明白行业变化的人。
当初李洋的救赎在天府省电影学院进行点映时,老院长贾浩就被电影的叙事节奏所吸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美食系神豪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美食系神豪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