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点了点头,戈壁滩地形复杂,风沙大,确实不利于追踪。他沉思片刻,对众人说:“现在情况紧急,蒙面人要我们用‘丝路农珍’的核心种植技术换人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但核心种植技术是丝路农桑产业的命脉,绝不能轻易交给他们。我们必须想办法,既保证人质的安全,又不能让他们得逞。”
“李大使,您有什么办法吗?”赵虎问道。李墨想了想说:“首先,我们要拖延时间。蒙面人肯定会再次联系我们,我们可以假装同意他们的条件,和他们谈判,为我们争取时间;其次,我们要尽快查清‘狼盟’余孽的藏身之处,找到人质的下落;最后,我们要做好准备,一旦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就立刻展开营救行动。”
众人都表示同意。随后,李墨让人在观光园门口留下联系方式,告诉蒙面人,他们同意谈判,但需要时间准备核心种植技术,让蒙面人尽快联系他们。
接下来的两天,蒙面人一直没有联系。李墨等人焦急地等待着,同时加大了对“狼盟”余孽的排查力度。他们走访了疏勒城周边的村庄和戈壁滩上的废弃驿站,询问了当地的牧民和商人,终于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
一名牧民告诉李墨,在疏勒城西北方向约五十里的戈壁滩上,有一座废弃的烽火台,最近几天经常有蒙面人在那里活动,而且烽火台周围还搭建了一些帐篷,看起来像是一个临时据点。
“烽火台?”李墨心中一动,戈壁滩上的废弃烽火台地理位置隐蔽,易守难攻,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藏身之处。“赵捕头,你立刻带人去侦察一下,看看那里是不是‘狼盟’余孽的据点,人质是不是被关押在那里!”
赵虎领命,带着几名精干的捕快,乔装成牧民,朝着废弃烽火台的方向出发。
当天下午,赵虎回来了,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李大使!我们侦察过了,那座废弃烽火台确实是‘狼盟’余孽的据点!我们看到里面有十几名蒙面人,还有几名被捆绑的人质,应该就是被绑架的游客和农桑技术人员!”
“太好了!”李墨心中一喜,“赵捕头,你详细说说烽火台的情况!”
赵虎回答说:“烽火台是用土砖搭建的,有两层,周围有几名蒙面人站岗放哨。烽火台的大门紧闭,周围搭建了四五个帐篷,里面似乎还有一些蒙面人。从外面看,他们的防守很严密,但我们发现,烽火台的西侧有一个小窗户,没有派人看守,而且窗户下面的土砖有些松动,应该可以从那里进入烽火台内部。”
李墨点了点头,沉思道:“现在情况已经清楚了。我们不能强攻,因为人质在他们手里,强攻很可能会伤害到人质。我们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营救计划,出其不意地展开行动,一举歼灭‘狼盟’余孽,救出人质。”
随后,李墨召集众人,制定了详细的营救计划:
1. 兵力部署:由赵虎带领五十名捕快,从烽火台的正面发起佯攻,吸引蒙面人的注意力;李墨带领二十名农桑书院的弟子,从烽火台西侧的小窗户进入内部,营救人质;阿吉和巴图带领三十名西域都护府的士兵,埋伏在烽火台周围的戈壁滩上,负责拦截逃跑的蒙面人。
2. 行动时间:当天晚上三更时分,此时蒙面人大多已经休息,警惕性较低,有利于行动。
3. 武器装备:为了避免伤害到人质,主要使用刀、剑等冷兵器,同时准备一些绳索和迷烟,用于控制蒙面人。
4. 信号联络:以三声口哨为信号,赵虎听到信号后,立刻发起佯攻;李墨等人听到信号后,立刻从西侧窗户进入烽火台内部。
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各司其职,开始为晚上的营救行动做准备。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戈壁滩上刮着凛冽的寒风。李墨等人按照计划,悄悄来到废弃烽火台附近,埋伏在黑暗中。
三更时分,李墨发出三声清脆的口哨。赵虎听到信号后,立刻带领捕快们,朝着烽火台的正面发起佯攻。“冲啊!”捕快们大声呼喊着,挥舞着刀剑,朝着烽火台的大门冲去。
烽火台里的蒙面人听到动静,立刻从帐篷里跑了出来,朝着正面的捕快们射箭、扔石头。一时间,箭雨纷飞,石头砸得地面砰砰作响。
就在蒙面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的时候,李墨带领农桑书院的弟子,悄悄地来到烽火台西侧的小窗户下。窗户很小,只有两尺见方,李墨让两名弟子用工具撬开松动的土砖,扩大窗户的面积,然后率先钻了进去。
烽火台内部一片漆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汗臭味。李墨等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把,照亮了周围的环境。他们发现,烽火台的一层关押着人质,有几名蒙面人正在看守。
“不许动!”李墨大喝一声,带领弟子们冲了上去。看守人质的蒙面人猝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农桑书院的弟子们个个身手矫健,很快就制服了看守的蒙面人,解开了人质身上的绳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史杂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历史杂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