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哥,你再不接着,这盘点心可要掉地上了。
一声轻笑将宁钧从思绪中拉回。他慌忙伸手,接住萧语嫣递来的青瓷盘子。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手,瓷盘险险地悬在宁钧掌心。
抱、抱歉。宁钧结巴道,耳根发烫。
萧语嫣抿嘴一笑,眼角弯成月牙:宁大哥平日里在朝堂上威风凛凛,怎么到了我这里,反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宁钧不知如何作答,只好低头看盘中的点心——精致的莲花酥,层层酥皮如花瓣般绽开,正是他最喜欢的样式。自从三个月前在丞相府花园萧语嫣后,这样的便成了常态。每次萧景明召他议事,总能在回廊或花园遇见这位萧家小姐,或多备了一壶茶,或做了些点心。
尝尝看,我新学的。萧语嫣在他对面坐下,素手执壶,为他斟茶。
宁钧小心地拿起一块莲花酥,咬了一口。酥皮入口即化,莲蓉馅甜而不腻。
好吃吗?萧语嫣期待地问。
宁钧点头,又补充道,很好吃。
萧语嫣笑了,阳光透过紫藤花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今年十九岁,比宁钧小两岁,眉眼间有几分肖似萧景明,却多了几分柔和。今日她穿着一袭淡紫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兰,素雅中透着灵动。
兄长说,北境的战事已经平息了?萧语嫣问道。
宁钧点头:多亏丞相运筹帷幄。这句话并非客套。自从萧景明摄政以来,边关军饷足额发放,将士用命,接连打了几个胜仗。
兄长很器重你。萧语嫣轻声道,他常在家里夸你,说你文武双全,是难得的栋梁之材。
宁钧心头一暖。尽管对萧景明的怀疑从未消散,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不得不承认萧景明确实是治国能臣。朝政在他打理下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连皇帝的病情都有所好转——虽然始终未能完全清醒。
宁大哥有心事?萧语嫣敏锐地察觉他的走神。
宁钧犹豫片刻,还是问道:萧小姐可知道,丞相在入仕前...是做什么的?
萧语嫣眨了眨眼:兄长没跟你说过吗?我们祖籍江南,父母早逝,兄长寒窗苦读,二十五岁中状元,之后一直在朝为官啊。
之前呢?童年时呢?
这个...萧语嫣歪着头想了想,兄长很少提起。只说过我们本是书香门第,后来家道中落。她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怀疑我们家可能与前朝有些关联。小时候见过一些旧物,像是前朝的样式......
宁钧心头一跳:什么旧物?
一方玉佩,上面刻着奇怪的纹样,像是...皇家的东西。萧语嫣摇摇头,不过也可能是我记错了。那时我才五六岁。
宁钧正想追问,远处传来脚步声。萧景明带着杜衡转过回廊,朝这边走来。
原来你们在这里。萧景明目光在妹妹和宁钧之间转了一圈,嘴角微扬,没打扰二位吧?
萧语嫣脸一红,起身行礼:兄长。
宁钧也慌忙站起:丞相。
萧景明摆摆手:私下不必多礼。他看了看石桌上的点心,笑道,语嫣的手艺又进步了?
宁大哥说好吃呢。萧语嫣小声道。
萧景明意味深长地看了宁钧一眼:宁统领若喜欢,不妨常来。语嫣自幼喜欢厨艺,正缺个知味人。
这话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宁钧耳根更烫了。萧语嫣羞得低头摆弄衣角,却没否认。
杜衡在一旁轻咳一声:丞相,兵部的人还在前厅等着。
萧景明点点头:公务在身,先告辞了。临走前,他对宁钧道,对了,明日休沐,宁统领可有空陪语嫣去大相国寺上香?她一直想去,我又抽不开身。
宁钧惊讶地看向萧语嫣,后者同样一脸意外,显然这是萧景明临时起意。
末将...荣幸之至。宁钧听见自己说。
萧景明满意地笑了,带着杜衡离去。花园里又只剩两人,一时无言。
如果...如果不方便,宁大哥不必勉强。萧语嫣小声道,手指绞在一起。
宁钧看着她紧张的样子,心头蓦地一软:不会不方便。我很乐意。
萧语嫣抬头,眼睛亮了起来:那...明日辰时,我在侧门等你?
这一刻,宁钧暂时忘却了对萧景明的怀疑,只剩下眼前少女明媚的笑容。
次日清晨,宁钧换了一身靛蓝色便服,早早来到丞相府侧门等候。萧语嫣穿着一身浅绿色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银钗,素净淡雅。两人乘马车前往大相国寺,一路上,萧语嫣指着车外的街景,兴致勃勃地介绍各种市井趣闻,宁钧则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
大相国寺香火鼎盛,两人随着人流进香拜佛。在观音殿前,萧语嫣虔诚地跪拜,宁钧站在一旁守护。拜完后,她小声问:宁大哥不求什么吗?
宁钧摇摇头:我很少拜佛。
为什么?
若世间真有神明,为何让忠良枉死,奸佞得志?宁钧低声道,想起父亲的冤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史杂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历史杂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