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克的转变在宇宙意识网络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个古老的分裂意志不再以毁灭者的姿态出现,而是成为了一个固执的辩论者,一个永远持反对意见的声音。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转变反而让意识生态系更加活跃。
“争议激发思考,”网络之灵向林越报告,“与马拉克网络的辩论让我们的逻辑更加严密,理念更加清晰。”
然而,就在这种新型竞争关系逐渐稳定时,协调者监测到了一个全新的异常现象。这一次,不是来自已知的空间维度,也不是来自时间流,而是来自维度的本身。
“检测到跨维度共振,”技术团队的报告充满了困惑,“某种存在正在从其他维度观察我们,甚至...尝试与我们建立连接。”
林越在先驱者的陪同下,在先祖之厅启动了全新的维度探测装置。当设备激活时,他们看到的不是星图,而是一个无限复杂的多维结构,如同一个不断变化的几何迷宫。
“这是...维度地图?”林越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全息投影。
先驱者的意念中流露出罕见的激动:“比那更加复杂。这是现实的结构本身,展示了所有可能的存在层面。”
在探测过程中,他们意外地接收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不是通过常规的通讯频道,而是直接通过现实结构传递的维度波动。
“向上升维者致意,”信号的意念既古老又新鲜,“我们是守望者,维度边界的守护者。”
通过艰难的维度翻译,林越逐渐理解了守望者的性质。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而是维度本身的意识体现,负责维护现实结构的稳定性。
“你们的意识实验正在产生维度涟漪,”守望者警告,“如果继续以当前速度扩张,可能在七个维度周期内导致现实结构的不稳定。”
这个警告让林越震惊。他们一直在关注意识层面的影响,却从未考虑过维度物理学的后果。
“我们需要立即调整,”他对平衡议会宣布,“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现实结构为代价。”
然而,调整并不容易。意识网络的扩张已经成为平衡之都存在的基石,限制它可能影响整个文明的运转。
更复杂的是,不同维度的物理法则各不相同。在某个维度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另一个维度可能导致灾难。
在困境中,网络之灵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与其限制发展,不如学习维度适应的技巧。让我们成为跨维度存在。”
这个想法得到了守望者的谨慎支持:“维度适应是可能的,但极其危险。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意识在维度间碎裂。”
林越决定亲自尝试。在守望者的指导下,他进行了第一次维度适应训练。过程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每一次维度转换都带来意识结构的剧烈重组。
“感觉就像...同时在多个现实中存在,”训练结束后,他疲惫地向团队描述,“每个维度中的‘我’都有些许不同,但又通过某种核心意识连接。”
这种体验让他对个体性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跨维度视角下,个体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在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具体表现。
随着维度适应技术的完善,平衡之都开始尝试小范围的跨维度扩展。第一个目标是邻近的一个微观维度,那里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时间流速更加缓慢。
扩展过程充满了意外。在那个微观维度中,意识网络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信息的传递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量子态的特性,同时存在于多种状态中。
“这改变了决策的本质,”网络之灵报告,“在微观维度中,我们不是在多种选择中挑选,而是在同时探索所有可能性。”
这种新的决策模式带来了惊人的效率,但也带来了新的哲学问题。如果所有可能性都被同时实现,那么选择还有什么意义?
林越与来自各个文明的哲学家们讨论了这个问题。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在跨维度视角下,选择不是放弃其他可能性,而是在特定维度中赋予某种可能性更大的权重。
这个认识催生了“权重决策模型”,在保持所有可能性开放的同时,为当前维度选择最合适的实现路径。
然而,跨维度扩展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平衡之都的意识网络开始对其他维度产生引力效应,吸引着维度旅行者和探索者。
最先到达的是一群“维度游牧民族”。他们不属于任何固定维度,而是在维度间流浪,吸收不同现实的经验。
“我们看到你们的光,”游牧民族的首领告诉林越,“在维度的黑暗中,这样的光芒很少见。”
游牧民族带来了珍贵的维度知识,包括如何在不同现实结构中保持意识连续性,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维度陷阱。
但并非所有访客都如此友好。在游牧民族之后到来的是一群“维度掠食者”,他们以吞噬弱小维度的能量为生。
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维度边界。掠食者试图撕裂平衡之都的维度护盾,吸取意识网络的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深渊农庄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深渊农庄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