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风雪客栈,赵志敬策动“照夜玉狮子”,黄蓉骑着枣红马紧随其后。
赵志敬的目标是金国中都。
计划经野狐岭,过张北,直抵中都。
野狐岭(今张北县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险要关隘。
时值隆冬,天地一片苍茫。
寒风如刀,卷起地上的积雪,形成阵阵白毛风,刮在赵志敬的脸上生疼。
山势起伏,古道蜿蜒,两侧是光秃秃、覆着薄雪的丘陵,嶙峋的怪石在风雪中若隐若现,透着一种塞外特有的苍凉与肃杀。
行至午时,风雪稍歇。
赵志敬勒马停在一处背风的巨石后,取出随身携带的皮囊和干粮——
硬邦邦的锅盔和咸肉干。
“黄兄弟,凑合吃点,此地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赵志敬将一块锅盔掰开,递给黄蓉。
黄蓉接过,小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锅盔又冷又硬,硌牙;
咸肉干又柴又咸,难以下咽。
她啃了两口就没了兴致,眼巴巴地看着赵志敬,小嘴一瘪:
“赵大哥……就吃这个啊?
又冷又硬,难吃死了!
你昨天不是还说草原烤羊腿香吗?
这里离草原那么近……”
赵志敬看着她那嫌弃的样子,心中好笑。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几丛枯黄的芨芨草上。
他翻身下马,走过去拨开积雪,熟练地用匕首挖了几下,竟刨出几块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圆滚滚的……野山药!
“等着。”
赵志敬简短地说了一句,找了些枯枝败叶,在避风处升起一小堆篝火。
他将野山药埋进火堆边缘滚烫的灰烬里,又把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咸肉干放在火边慢慢烤软。
篝火噼啪作响,驱散了寒意。
黄蓉好奇地蹲在火堆旁,看着赵志敬忙碌。
很快,野山药的香气混着泥土的芬芳飘了出来。
赵志敬用树枝将烤得外皮焦黑的山药扒拉出来,拍掉灰烬,小心剥开焦皮,露出里面雪白粉糯、热气腾腾的内瓤。
他又将烤得滋滋冒油、边缘微焦的咸肉干切成小块。
“尝尝。”
赵志敬将剥好的山药和肉干递给黄蓉。
黄蓉试探性地咬了一口山药,粉糯香甜,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瞬间驱散了锅盔的冰冷坚硬。
再咬一口烤热的咸肉干,咸香适中,油脂被烤化,口感不再柴硬,反而带着嚼劲。
野味的质朴与篝火的温暖完美结合,在这荒凉古道上,竟吃出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唔……好吃!”
黄蓉眼睛一亮,也顾不得烫,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她看着赵志敬熟练的动作,火光映照着他沉静的侧脸,心中那点“花心大萝卜”的标签,似乎又淡化了一分。
吃饱喝足,继续上路。黄蓉立刻缠了上来:
“赵大哥!赶路好无聊!
接着讲西游记吧!
孙悟空过了火焰山,后面又遇到什么妖怪了?”
赵志敬无奈,只得一边控马,一边迎着寒风,继续讲述那光怪陆离的故事。
从祭赛国金光寺的佛宝失窃讲到荆棘岭的木仙庵谈诗。
从小雷音寺的黄眉老佛讲到七绝山的稀柿衕……
他的声音在呼啸的风中显得有些断续,黄蓉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追问细节。
听到精彩处,黄蓉甚至忘了控制马速,引得枣红马一阵小跑,惊起路边雪地里觅食的几只寒鸦。
傍晚时分,赵志敬带着黄蓉抵达张北县城。
比起野狐岭的苍凉,张北作为重要的边贸集镇,显得热闹许多。
低矮的土坯城墙,城内街道狭窄但人来人往。
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皮毛、炭火、食物混杂的气息,充满了边塞市井的烟火气。
赵志敬找了间干净整洁的客栈安顿好马匹。
黄蓉立刻拉着他的袖子就往街上钻:
“赵大哥!快!饿死了!找好吃的去!”
张北的美食,带着浓厚的塞外与中原交融的特色。
两人挤进一家热气腾腾的小店。
店家将蒸熟的莜面团趁热揉搓、拉扯,动作快如闪电,瞬间盘成一个个蜂窝状的小卷,盛在粗陶碗里。
浇头是滚烫浓郁的羊肉臊子汤,汤里炖得酥烂的羊肉块、土豆丁、胡萝卜丁,再撒上一大把翠绿的葱花和油泼辣子。
莜面窝窝筋道弹牙,吸饱了鲜香浓郁的肉汤,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升腾至四肢百骸。
黄蓉吃得鼻尖冒汗,直呼过瘾。
街边炭火炉子上,肥硕的羊蹄被烤得滋滋作响,表皮金黄焦脆,刷着秘制的酱料,撒着孜然、辣椒面。
赵志敬买了两只,递给黄蓉。黄蓉起初有些犹豫,但看着那诱人的色泽,还是接过来,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皮脆肉糯,胶质丰富,香料的味道完美地中和了羊肉的膻气,只剩下满口的浓香。
她很快便不顾形象地啃了起来,嘴角沾满了油渍和调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