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镇的雾是裹着酸意的湿纱 —— 林薇和沈知远抵达时,晨雾正从杏溪漫上来,沾在杏瓣上凝成淡粉的水珠,吸进肺里都带着股杏子的酸凉,连马车上的铜铃都裹着层薄雾,晃起来 “叮铃” 声里带着黏意;正午日头爬高,燥风突然从杏林深处卷来,卷着杏仁粉扑在脸上,又干又痒,刚沾在身上的雾气瞬间蒸发,嘴唇裂得发疼;到了黄昏,燥风歇了,湿雾又卷土重来,黏在皮肤上像敷了层杏泥,刚被晒干的汗又凝成冷意,指尖渐渐发僵。林薇握着柿林镇送的柿木杖,杖身的柿泥痕迹被雾气浸得发暗;沈知远背着的诊疗包上沾着杏仁粉,里面的《治痹手记》夹着橘叶标本,“辨证用药” 四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却还是抵不住心底那点对 “速效” 的执念。
“两位大夫!快救救俺家阿杏!他肚疼得满地滚!” 个穿浅粉布裙的妇人抱着孩子跌跌撞撞跑过来,裙角沾着杏泥和杏叶,怀里的孩子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捂着肚子,额头上全是冷汗,嘴唇裂着几道血口子,还断断续续地吐着酸水。妇人是杏林镇的杏农阿杏娘,她家阿杏刚六岁,昨天跟着她在杏林摘杏子,清晨沾了雾、中午晒了燥、傍晚受了寒,今天一早就喊肚疼,疼得直打滚,还又拉又吐,关节肿得像青杏子,皮肤起了层淡红的疹子,一按就喊疼。
林薇和沈知远跟着阿杏娘往镇西跑,脚下的路一会儿是滑腻的杏泥,一会儿是撒满杏仁壳的干路,林薇的布鞋好几次陷进泥里,拔出来时鞋尖都沾着杏瓣。镇口的老杏树下围着一群人,个穿深褐布袍的老人拄着杏木杖,正举着陶碗往个孩子嘴里灌东西 —— 是镇里的祭官杏伯,他手里的陶碗装着杏核煮的水,碗沿还沾着杏仁粉:“阿杏是惊了杏神!得用‘杏雾浸身’,把孩子放进杏溪的神石旁浸半刻钟,雾能祛湿,燥风能祛寒,去年阿桃家的娃就是这么好的!”
“不能浸!” 林薇一把冲过去按住杏伯的手,“孩子已经又拉又吐,中度脱水,杏溪水是凉的,一浸会让肠道痉挛,肚疼更厉害!” 沈知远也赶紧蹲下来,手指搭在阿杏的脉搏上,又轻轻按压他的腹部,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脉搏细弱,每分钟 110 次,血压偏低,腹部拒按,左下腹有硬块,肠鸣音每分钟才一次,是湿燥邪互结导致的肠积滞,再浸身会引发肠穿孔!”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几个老杏农嚷嚷着 “老规矩不能破”,阿杏娘急得直哭,抓着林薇的手:“大夫,你们快想想办法,俺家阿杏快疼死了!” 这时,人群后传来个清亮的女声:“俺来帮你们!” 一个穿青布裙的姑娘提着草药篮挤进来,篮子里装着新鲜的杏叶、杏仁,还有些不知名的草药,“俺是镇上的郎中苏杏,俺懂点杏邪的治法!”
苏杏看起来二十出头,眉眼清秀,手里还拿着本翻旧的《本草纲目》,她蹲下来,手指搭在阿杏的脉搏上,没一会儿就说:“湿燥互结,积滞在肠,得先通腑再调燥湿,不然肠积滞会更重。” 沈知远眼睛一亮,立刻附和:“我也是这么想的!阿杏已经有肠穿孔前兆,得用稍峻的药通腑,我想用杏仁霜煮水加少量陈皮,理气通肠,再配合补液盐补电解质!”
林薇皱起眉,立刻反对:“不行!阿杏已经又拉又吐,脾胃虚得很,杏仁霜偏燥,陈皮理气太猛,会伤脾胃阳气,到时候不仅通不了腑,还会引发顽固性腹泻!” 她转身从诊疗包里翻出杏叶、杏络,还有之前剩下的发酵柿泥:“得分层调理!白天燥风重,用杏叶、杏络煮水加蜂蜜,润燥生津;夜里湿雾重,用杏核煮水加少量茯苓,祛湿健脾;再用发酵柿泥调节肠道菌群,配合口服补液盐补电解质,慢慢把湿燥邪排出去,这样才不会伤本!”
“慢慢排?” 苏杏立刻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点质疑,“阿杏已经有肠穿孔前兆,再慢慢排,等不到排出去就穿孔了!沈大夫的法子更稳妥,先通腑再调,才能救命!” 沈知远像是找到了同盟,立刻说:“苏杏大夫说得对!阿杏现在情况紧急,不能等!” 林薇看着沈知远和苏杏一唱一和的样子,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她攥紧手里的柿木杖,声音都有点发颤:“沈知远,你忘了柿林镇的阿柿了?你用峻药差点让他休克!阿杏现在比阿柿还虚,你怎么还不吸取教训?”
“那是我之前没掌握好剂量!这次有苏杏大夫帮忙,肯定不会出问题!” 沈知远的语气带着点不耐烦,他转头对苏杏说:“苏杏大夫,麻烦你帮我煮药吧,咱们尽快给阿杏服药!” 苏杏点点头,立刻拿起草药篮,跟着阿杏娘去煮药了。林薇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又酸又涩,她蹲在地上,手里的杏叶都被攥皱了。
没一会儿,苏杏就煮好了药,她端着药碗过来,递给沈知远:“药煮好了,温温的,正好给阿杏喝。” 沈知远接过药碗,刚要喂阿杏喝,林薇突然冲过去,一把打翻了药碗,药汁洒在地上,散发出一股杏仁的燥气。“林薇!你干什么!” 沈知远气得脸色通红,一把推开林薇,“你是不是故意的?阿杏都快不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