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镇的春日总裹着层清苦的甜香,连片的杏树从镇口铺到山坳,粉白的杏花缀满枝头,风一吹,花瓣落在晒着杏仁的竹匾上,像撒了层碎雪,空气里飘着杏仁的焦香和杏花的淡甜 —— 林薇抱着薄荷苗下车时,叶片的翠绿泛着点燥意,叶尖干得发卷,脉心珠碎片泛着干涩的淡粉光:“是‘春燥伤肺兼食积’的脉气,杏农春日爱食杏仁糕、饮杏花酒,甜腻积在胃里,春燥又耗了肺津,肺胃脉气都堵了。”
“医官!快跟俺去看看俺奶奶!” 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挎着杏仁篮跑过来,篮里的杏仁还带着壳,姑娘袖口沾着杏仁粉,急得满脸通红:“奶奶昨天吃了半筐杏仁糕,夜里就咳得睡不着,今早还腹胀得吃不下饭,喝了郎中的杏仁水,反而咳得更重了!” 姑娘叫阿杏,是镇里的杏农,家里种了四亩杏树,每年春日都要炒杏仁、做杏仁糕,她奶奶是镇里出了名的 “杏仁能手”,却偏偏栽在了自己炒的杏仁上。
跟着阿杏往杏坞走,脚下的路铺着晒干的杏枝,踩上去咯吱响,路边的石臼里还留着捣杏仁的碎渣,散着淡淡的焦香。到了阿杏家,土坯房的院坝里摆着十几个竹匾,里面晒着半炒的杏仁,屋檐下挂着串干杏叶,屋里飘着杏仁的焦香和酸腐的药味 —— 阿杏奶奶靠在杏木椅上,手按着胃脘处,每咳一声,肩膀就抖一下,脸色蜡黄得像枯了的杏叶:“肺里像塞了干杏仁,又燥又疼,胃里还胀得慌,气都喘不匀……”
沈知远先扶阿杏奶奶坐直,让她慢慢喝了口温水,然后手掌贴着她的后背肺俞穴,轻轻按揉:“婶,按这里时,是不是觉得燥得发疼?” 阿杏奶奶点点头,咳得眼泪都出来了,阿杏赶紧递过粗瓷碗,碗里的痰带着淡淡的血丝,还沾着点杏仁糕的残渣。等老人缓过来,沈知远朝小石头递了个眼神:“你先诊脉,说说看是什么症,再开个简易方子。”
小石头攥着笔记本,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指尖轻轻按在阿杏奶奶的腕上 —— 脉气浮数而干,像晒透的杏仁壳,又脆又涩;再看舌苔,薄白而干,舌面裂着细缝,边缘还沾着点黄:“是…… 是春燥伤肺兼食积!” 这次他的声音稳了不少,“杏仁糕的甜腻积在胃里,春燥耗了肺津,所以咳嗽、腹胀、口干!得用炒杏仁润肺化积,杏花清燥,茯苓祛湿,还有…… 还有炒麦芽消食!” 他边说边在纸上写方子:炒杏仁三钱、鲜杏花三钱、茯苓三钱、炒麦芽二钱,写完还抬头问沈知远:“沈叔叔,炒杏仁得用甜杏仁吧?苦杏仁有毒,不能直接用,之前在柏镇学过,甜杏仁润肺,苦杏仁得炮制。”
沈知远点点头,眼里带着点笑意:“没错,甜杏仁性平,适合润肺;苦杏仁性烈,得用开水焯过、再炒透才能去毒,你去药箱里拿甜杏仁,自己炒炒看 —— 记得炒到微黄,别炒糊,炒糊了就没药效了。” 小石头心里一喜,这是他第一次独立炮制主药,赶紧跑到药箱边,拿出装甜杏仁的布包 —— 里面的杏仁是去壳的,白生生的,像小小的珍珠。
他蹲在杏木灶旁,把杏仁倒进铁锅,点了小火,学着阿杏奶奶平时炒杏仁的样子,用小铲轻轻翻着。一开始火候刚好,杏仁慢慢泛出微黄,可他见阿杏在旁边看着,想快点炒好,手一抖,把灶里的杏枝添多了,火苗一下子窜起来,铁锅边缘的杏仁瞬间炒成了焦黑色,还带着股糊味。“坏了!炒糊了!” 小石头赶紧关火,把焦黑的杏仁挑出来,剩下的杏仁也带着点焦味,他心里一沉,手里的小铲都攥紧了 —— 这可是主药,炒糊了怎么熬药?
苏沐走过来,拿起一颗没焦透的杏仁,放在鼻尖闻了闻:“别慌,只是边缘有点焦,还能救。” 她指着院坝里的竹匾,“阿杏家晒的有半炒的甜杏仁,你去挑挑,选那种刚泛微黄、没焦味的,再重新炒,记得火候要小,慢慢翻,别着急。” 阿杏也赶紧说:“俺家竹匾里有!是俺奶奶昨天刚炒到半熟的,没焦味!” 小石头赶紧跑过去,蹲在竹匾旁挑杏仁,把泛微黄、没焦味的都放进小竹篮里,边挑边念叨:“小火慢炒,别添太多柴……”
挑好杏仁,小石头重新坐在灶旁,这次他没敢贪快,只放了几根细杏枝,火苗小小的舔着锅底,他用小铲轻轻翻着杏仁,每翻一下都仔细看颜色。“炒到杏仁表面有淡淡的油光,闻着有清苦的甜香,就熟了。” 陆衍凑过来,翻着《守脉传承录》,指尖停在夹着干杏仁的一页 —— 那是去年从杏镇捎来的标本,杏仁是微黄的,表面泛着淡油光,“古籍里说,甜杏仁‘炒至微黄,去燥气而存润肺功’,你记着这个标准。” 小石头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杏仁,直到看到杏仁表面泛出油光,闻着有清苦的甜香,才赶紧关火,把杏仁盛出来,心里松了口气 —— 这次没炒糊!
可刚要熬药,阿杏突然喊起来:“俺家的鲜杏花昨天晒成干了!鲜的都被俺娘摘去做糕了!” 小石头的心又提了起来 —— 方子开了鲜杏花,现在只有干杏花,怎么办?他赶紧翻笔记本,想找替代药材,可翻了两页都没找到,急得额头冒了汗。林薇指着屋檐下的干杏叶:“阿杏,你家的干杏叶能煮水喝吗?之前在枫镇用枫果替代麦冬,杏叶说不定能替代鲜杏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