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这时突然眼睛一亮:“俺家阁楼上有罐干梅花!是俺奶奶去年晒的白梅花,说能治胃痛,俺去拿来!” 说着就往阁楼跑,没多久抱着个陶罐下来,打开盖子,清冽的梅香扑面而来,里面的干梅花是雪白色的,比药箱里的还完整。沈知远捏起一片闻了闻,连连点头:“好东西!白梅花比红梅花理气的劲儿更匀,还不燥,阿婆这病,有它就好得快了!” 阿梅听了,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俺奶奶总说‘梅能当药’,没想到真能救她自己!”
苏沐开始熬药:先把干梅花、砂仁(捣裂的)、香附片、陈皮(泡软切丝)放进梅木砂锅里,加三勺梅树根井水(阿梅刚从院里的井里打的,水带着点梅的清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先煎一刻钟 ——“香附和陈皮质地硬,得先煎,让理气的药效煮出来;生姜片和梅干(提前用温水泡软,去核)要等最后五分钟放,生姜煮久了会燥,梅干煮久了会酸。” 林薇坐在灶边,帮着看火,用梅枝添柴:“梅枝火稳,烧起来没烟,熬药最适合,比普通的柴火温,不会忽大忽小。” 沈知远则坐在阿婆旁边,给她扎针 —— 选了中脘穴(和胃健脾)和太冲穴(疏肝理气),银针用酒精棉消过毒,扎针时手指轻捻慢转:“阿婆,有酸胀感就说一声。” 阿婆点点头,过了会儿说:“有了,像有股暖流在往胃里走。” 沈知远这才停了手,固定好针尾。
等煎够一刻钟,苏沐把生姜片和泡软的梅干放进锅里,继续煮五分钟。揭开锅盖时,药香里混着干梅花的清冽、砂仁的芳香、梅干的微酸,还有淡淡的陈皮甜,一点都不冲。
沈知远先舀了小半碗,吹凉了递给阿婆:“阿婆,慢点喝,这里面有梅干,带点酸,不苦。” 阿婆抿了一口,眼睛亮了:“真有梅香!像喝梅茶似的!” 没一会儿就喝光了,过了半个时辰,阿婆说胃不疼了,也不腹胀了,还主动要了杯热梅茶喝。
太阳偏西时,阿婆已经能下地走动,还帮着阿梅翻晒梅干。苏沐把方子写在梅木板上,特意标注:“砂仁捣裂不捣碎,生姜片最后五分钟放,梅干泡软去核”,交给阿梅:“以后吃梅干别贪多,每天吃两三颗就行,要是再犯,按这个方子煮,保准管用。” 小石头把画好的药材图送给阿梅,还教她认:“这个是干梅花,能理气;这个是砂仁,能温寒,你记住啦?” 阿梅接过图,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还往小石头手里塞了颗腌青梅:“给你吃,甜酸的,可好吃了!”
离开梅镇时,阿梅往马车上塞了不少梅干、腌青梅,还有罐干梅花。“下次来,俺给你们留最新鲜的白梅花!” 阿梅站在梅坞边,挥着手喊,手里还拿着小石头送的药材图。林薇靠在车边,手里攥着片干梅花,薄荷苗的叶片已恢复了翠绿,芽尖舒展着。沈知远递给她一杯温好的梅茶,里面加了点砂仁粉:“润润嗓子,这一路梅香浓,你也尝尝梅镇的清冽。”
马车驶离梅镇,身后的梅坞在夕阳里泛着粉白,梅花瓣飘落在车辙旁,像在送别。车厢里,梅干的甜酸混着药香,小石头还在捧着笔记本念叨:“干梅花要完整的,砂仁捣裂不捣碎,梅干去核……” 陆衍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记的真牢,下次认药,你就能当小老师了。” 沈知远和林薇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才熬药时的梅香 —— 那是药材的温,是梅镇的清冽,是守护人间烟火的香,随着马车,飘向北方的深冬里。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