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开始熬药:先把柿蒂、炒莱菔子、麦冬(提前用温水泡软,切成片)放进柿木砂锅里,加三勺柿树根井水(阿柿刚从院里的井里打的,水带着点柿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先煎一刻钟 ——“麦冬和莱菔子质地硬,得先煎,让化积和润燥的药效煮出来;柿叶脆嫩,煮久了会烂,等最后五分钟再放;柿饼霜得最后放,煮化了就行,不然会糊。” 林薇坐在灶边,帮着看火,时不时用柿木勺搅一搅锅底,免得药材粘住:“柿木灶的火稳,熬药最适合,比普通的土灶温,不会忽大忽小。” 沈知远则坐在阿婆旁边,给她扎针 —— 选了足三里(健脾和胃)和内关穴(降逆止呕),银针用酒精棉消过毒,扎针时手指轻捻慢转:“阿婆,有酸胀感就说一声。” 阿婆点点头,过了会儿说:“有了,像有股小水流在往胃里走。” 沈知远这才停了手,固定好针尾。
等煎够一刻钟,苏沐把柿叶(洗净,切成丝)放进锅里,继续煮五分钟;最后才把柿饼霜舀了两勺,放进锅里,轻轻搅拌,直到霜化了。揭开锅盖时,药香里混着柿蒂的清苦、莱菔子的焦香、柿饼霜的甜香,还有淡淡的麦冬甜,一点都不冲。
沈知远先舀了小半碗,吹凉了递给阿婆:“阿婆,慢点喝,这里面有柿饼霜,甜得很,不苦。” 阿婆抿了一口,眼睛亮了:“真甜!像喝柿糖水似的!” 没一会儿就喝光了,过了半个时辰,阿婆说胃里不胀了,也不呕酸水了,还主动要了杯柿叶茶喝。
太阳偏西时,阿婆已经能下地走动,还帮着阿柿翻晒柿饼。苏沐把方子写在柿木板上,特意标注:“莱菔子要炒黄,柿叶最后五分钟放,柿饼霜煮化即可”,交给阿柿:“以后吃柿饼别贪多,每天吃两个就够了,要是再犯,按这个方子煮,保准管用。” 小石头把画好的药材图送给阿柿,还教他认:“这个是柿蒂,能止呕;这个是炒莱菔子,能化积,你记住啦?” 阿柿接过图,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像揣着宝贝。
离开柿镇时,阿柿往马车上塞了不少柿饼,还有罐柿饼霜,还有晒干的柿蒂和柿叶。“下次来,俺给你们留最新鲜的柿叶茶!” 阿柿站在柿园边,挥着手喊,手里还拿着小石头送的药材图。林薇靠在车边,手里攥着片柿蒂,薄荷苗的叶片已擦掉了燥尘,翠绿得发亮。沈知远递给她一杯温好的柿叶茶,里面加了点柿饼霜:“润润嗓子,这一路柿香浓,你也尝尝柿镇的甜。”
马车驶离柿镇,身后的柿园在夕阳里泛着橙红,柿叶飘落在车辙旁,像在送别。车厢里,柿饼的甜香混着药香,小石头还在捧着笔记本念叨:“柿蒂要深褐的,莱菔子要炒黄,柿饼霜最后放……” 陆衍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记的真牢,下次熬药,你就能当小帮手了。” 沈知远和林薇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才熬药时的柿香 —— 那是药材的温,是柿镇的甜,是守护人间烟火的香,随着马车,飘向北方的初冬里。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