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的麦风裹着熟麦的香气,漫过田埂时,林薇怀里的薄荷苗突然安静下来。叶片上的淡紫光不再乱晃,而是稳稳指向前方的村落 —— 那是麦村,离中州脉根最近的聚居地。马车刚停在村口的古槐下,就见几个村民抱着孩子往村西头跑,孩子的小脸蜡黄,眼神涣散,怀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麦饼,嘴里喃喃着 “麦子熟了,却没人收”。
“林姐姐,你快来看呀!”小石头兴奋地从马车上一跃而下,然后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指着不远处一个孩子的眼睛,满脸惊奇地对林姐姐喊道。
林姐姐闻言,连忙顺着小石头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个孩子的瞳孔异常地黯淡无光,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让人看不清楚他眼底的真实模样。
“这……”林姐姐不禁眉头微皱,面露忧虑之色。她仔细端详着那个孩子的眼睛,越看越觉得这双眼睛与她之前在西海盐民身上见到的逆脉症症状颇为相似,但又似乎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小石头,你说得对,这孩子的眼睛确实和西海盐民刚染上逆脉症时很像,可是……”林姐姐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他看起来好像并没有那么痛苦。”
一般来说,逆脉症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病症,患者不仅会遭受身体上的剧痛折磨,还会因为病情的恶化而逐渐失去光明。然而,眼前这个孩子虽然眼睛呈现出类似逆脉症的症状,但他的神情却相对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痛苦和不适。
林薇上前拦住一个村民,村民姓张,是个种麦的汉子,裤脚还沾着麦芒。他抹了把汗,声音发急:“这是‘失神症’!村里从上个月开始,就有人这样,先是孩子,后来老人也染上了,眼神发空,连自己种的麦子都认不出,只能发呆。我们找了村西的老郎中,他也治不好,只说‘脉根虚了,养不住人’。”
沈知远立刻让张汉子把孩子放在槐树下的石碾上,指尖搭在孩子腕上,脉象细弱得像游丝,却没有之前蚀气的滞涩感:“不是逆脉症,是‘脉虚失神’—— 中州脉根的精气在流失,养不住周边百姓的心神,再这样下去,人会慢慢耗尽心气,变成‘活木偶’。” 他掏出银针刺向孩子的 “神门穴”,针尖拔出时,挤出的血珠竟泛着淡白,“血里的脉气快空了,得先补脉气,再找脉根流失的原因。”
苏沐从马车上搬下药箱,刚要打开,就见个穿青布长衫的老人拄着拐杖走来,老人须发皆白,手里提着个药箱,药箱上的 “许” 字已经褪色。“你们是地脉守护者吧?” 老人的声音沙哑,却很有力,“我是村西的许郎中,等你们好几天了,这失神症,跟村后的‘脉心庙’有关。”
众人跟着许郎中往村后走,穿过成片的麦田,就见座破旧的小庙立在土坡上,庙门的匾额写着 “脉心庙”,字上的金粉已经脱落,庙院里的香炉积了层厚灰,只有香炉旁的一株老薄荷还泛着淡绿 —— 这是守脉人留下的标记,与林薇怀里的薄荷苗气息相通。
“上个月有天夜里,庙后传来‘轰隆’声,我起来看,见庙后的土坡塌了个洞,洞里泛着淡紫光,像你们薄荷苗上的光。” 许郎中指着土坡上的洞,洞口长满了杂草,“从那以后,村里就开始闹失神症,我去洞边看过,能闻到股淡淡的灰气,跟你们说的前守脉人气息很像。”
陆衍立刻翻开《守脉传承录》,找到 “中州脉根” 章节,书页间夹着的干枯麦秆还带着熟麦香,其中一页画着脉心庙的图,图上标注着 “庙下为脉根暗室,守脉人需以‘心灯’护之,防脉气外泄”。他指着图上的暗室入口:“洞下面是脉根暗室,前守脉人肯定在里面动了手脚,让脉根精气外泄,才导致百姓失神!”
林薇决定让苏沐和许郎中留在庙院里,利用薄荷苗发出的光芒,为那些赶来的失神症患者煮制一种特殊的茶饮——“补脉麦茶”。这种茶是用新收获的麦子、薄荷叶以及莲子一同煮制而成的,据说能够暂时补充一些脉气,缓解患者的症状。
安排好这一切后,林薇带领着沈知远、陆衍、小石头以及张汉子,手持铁锹,朝着土坡上的洞穴走去。他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每一下都充满了期待。
经过一番努力,洞穴被挖到了大约三尺深的地方,突然间,他们的铁锹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物体。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青石板。这块青石板上刻着复杂的脉纹,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脉纹与薄荷苗上的脉纹竟然一模一样!
更让人惊奇的是,在石板的缝隙中,正缓缓渗出一缕淡淡的灰气。这灰气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禁对这个洞穴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猜测。
“是暗室的门。” 陆衍掏出《守脉传承录》,按在石板上,书页的金光与石板的脉纹呼应,石板 “咔嗒” 一声弹开,露出个黑黝黝的通道。通道里的空气泛着霉味,还夹杂着股淡香 —— 是麦香,却带着股死气,小石头刚走进去,就打了个寒颤:“里面好冷,像没有脉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