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赋标准:联盟内部贸易,不分城邦,统一收五成税(比各城邦之前的税赋都低,鼓励贸易);只有对联盟外的城邦(如东印度公司残余控制的小部落),才收一成税,防止外来货物冲击本地市场;
税赋用途:收来的税,三成用于民生设施维护(如修瓷仓、补灌溉渠),三成用于技艺传习所(给匠人和学徒发补贴),四成用于联盟应急(如遇灾年开常平仓);
通行凭证:商人在出发地的税吏处交税后,领一张 “木契税票”(刻着联盟徽记和交税金额),各城邦见票放行,不再重复收税 —— 木契税票用硬木制作,刻痕深,不容易伪造。
议事会讨论了五日,各城邦终于同意推行。马可拿着新领的木契税票,从佛罗伦萨直接去日耳曼,只交了五成税,比之前省了不少钱。他笑着对日耳曼税吏说:“现在税统一了,我再也不用绕路了,以后会常来做生意!”
税赋统一后,民生设施维护有了资金,苏砚微又帮利奥制定 “冬季维护计划”。佛罗伦萨有二十座瓷片仓、十条灌溉渠需要修补,单靠匠人不够,她便提出 “以工换粮”:农民参与维护,每天能从常平仓领两斗麦;匠人参与指导,每天领三斗麦 —— 这参考了中原古代的 “力役折粮制”,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给农民多了一条活路。
乔瓦尼带着村里的五名农民,跟着马泰奥修补瓷片仓。他负责搬瓷片,虽然累,但想到能领麦,干劲十足:“冬天没农活,来修瓷仓还能多领粮,明年春天就不用愁了!” 十日后,所有瓷片仓和灌溉渠都修补完毕,常平仓共支出三百石麦,却换来了民生设施的安稳 —— 利奥看着账本,感慨道:“这钱花得值,比等坏了再修省钱多了!”
苏砚微还建议各城邦建立 “设施巡查制”:每村选一名 “巡查员”(由村民投票选),每月检查一次瓷片仓和灌溉渠,发现问题及时报给城邦;巡查员每月能从税赋里领五斤陶土(可换日常用品)。乔瓦尼被选为村里的巡查员,他拿着小卢卡帮他画的 “巡查清单”(列着 “瓷片接缝、仓顶通风口、渠边瓷构件”),认真地检查每一处:“现在不仅要修好,还要看好,不能再出问题了。”
民生三年春,佛罗伦萨的瓷片仓里,三十万石小麦安然度过了冬季;联盟互市的商船上,木契税票成了必备之物,贸易额比去年又增了四成;技艺传习所的少年们,已经能烧出合格的小瓷罐,送给村里的老人装粮食。
马泰奥带着徒弟,还改进了瓷具 —— 用阿诺河的河泥和葡萄藤灰,烧出了 “葡萄纹瓷碗”,不仅好看,还比之前更耐摔,卖到法兰克和西班牙,很受百姓喜欢。他拿着新烧的瓷碗,对苏砚微说:“这是咱们佛罗伦萨自己的瓷具,以后不用总从中原运了!”
京城御书房里,萧璟渊看着苏砚微送来的《联盟民生报》,上面写着 “佛罗伦萨技艺传习所收徒二十人”“联盟互市税赋统一后贸易增四成”“民生设施维护率达百分之百”,不由得对户部尚书说:“联盟能稳,不是靠什么大道理,而是把技艺传好、税赋定好、设施护好 —— 这些小事做好了,百姓日子安稳,联盟自然就牢了。”
苏砚微在返回巴塞罗那的路上,看到阿诺河畔的农田里,农民们用新修的灌溉渠浇水,瓷片仓的烟囱冒着炊烟,商船上的木契税票在阳光下闪着光 —— 她忽然觉得,所谓 “联盟”,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盟约,而是匠人间传下去的手艺,商人手里通行的税票,农民脚下修好的渠坝,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实在事,才是最牢的根基。
喜欢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