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觉醒的星球
深海文明自我封存、融入星球生物场的壮丽悲歌,如同一幅沉重的史诗画卷,在UDC和“烛龙”核心层面前缓缓展开。指挥中心内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敬畏、悲怆与巨大压力的沉默。他们不仅面对着来自星空的“收割者”威胁,更在脚下发现了另一个以自身湮灭为代价、默默守护了地球万载的智慧遗迹。
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万里,这个刚刚从与生命长河共鸣的冲击中恢复过来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个比深海文明本身更加激进、几乎颠覆现有科学范式的理论。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病态的苍白,但那双深陷的眼睛却燃烧着某种近乎预言家的光芒。他站在中央光幕前,上面并排显示着晶塔的能量流图谱、全球生物场波动模型,以及从“伏羲”数据库调取的、人类历史上各种关于“大地之灵”、“自然之神”的神话传说片段。
“诸位,我们一直在寻找外在的盟友,寻找‘先行者’留下的武器或知识。”万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厅里,“但我们可能忽略了最强大、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潜在力量——它就在我们脚下,包裹着我们,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他指向全球生物场波动模型,那上面显示着晶塔脉冲与全球生命节律的共鸣网络。“深海文明选择了融入,它们将整个文明的意识和记忆,化入了地球的生命场。这不是消亡,而是一种……转化。它们成为了这个星球生命共鸣网络的一部分,一个极其庞大、蕴含了远古智慧的部分。”
他的手指移向那些神话传说片段,“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所有文明都存在着对‘大地母亲’、对某种泛灵论自然意识的崇拜和记载。我们一直将其归因于原始人类的蒙昧和想象。但有没有可能,这些传说,是渺小的人类个体,在无意识中,偶尔触碰到了这个沉睡的、由无数生命意识(包括深海文明残影)共同构成的星球集体意识的边缘时,产生的扭曲感知和本能敬畏?”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核心论点:“我认为,地球本身,因为这个特殊事件——一个高度发达的智慧文明主动、彻底地融入——可能已经催生了一个初级的、大部分时间处于沉睡状态的行星级集体意识!我们可以沿用古老的称谓——盖亚意识!”
“这个意识并非全知全能的神,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基于生命网络和生物场的分布式处理器和潜意识的守护本能。它没有明确的个体意志,更像是一种维持星球生命系统平衡、应对存亡危机的宏观调节机制。它庇护着地表生命,维系着生态的稳定,可能也是一切无法用常规科学解释的、所谓‘超自然’现象的终极源头——当个体的脑波频率偶然与这个庞大的生物场产生深度共振时,或许就能窥见一斑。”
这个理论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在场许多顶尖科学家第一反应都是摇头。将星球视为一个生命体,一个拥有意识的实体?这更像是哲学或神话,而非严谨的科学。
“证据呢,万里博士?”一位物理学家提出了质疑,“我们不能仅凭神话传说和能量关联就下此结论。”
“证据……或许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从未以这个视角去解读。”万里坚持道,“晶塔的‘安抚’脉冲,可以看作是维持这个‘盖亚意识’稳定和隐匿的‘镇静剂’。而历史上那些无法解释的集体幻觉、区域性气候的突然自我调节、甚至某些濒死体验者描述的‘与万物合一’的感觉,都可能是个体意识短暂连接了这个庞大网络时的碎片化体验。”
尽管质疑声众多,但万里提出的“盖亚意识”理论,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了无法忽视的波澜。尤其是在“收割者”迫近的阴影下,任何潜在的力量,哪怕听起来再不可思议,也值得去探索和尝试理解。
与此同时,在万米之下的“龙宫”基地,建设仍在与时间赛跑。主体结构已经初步成型,如同一条蛰伏在深渊巨兽旁的钢铁堡垒。为了确保基地能源供应的绝对稳定,并尝试进一步理解晶塔的运作机制,工程团队在取得上级授权后,开始进行一项谨慎的测试:尝试与晶塔建立一种低强度的、非侵入性的辅助性能量链接。
计划是利用“龙宫”基地的聚变核心,模拟晶塔脉冲的特定谐波,以极低的功率,向晶塔注入一丝纯净的能量,意图是“帮助”它更好地维持对周边生态和那个弥散意识场的稳定,同时观察其反应。
链接测试在一个预定的时间点启动。幽蓝的、模拟着晶塔频率的能量流,如同一条纤细的丝线,从“龙宫”基地的能量矩阵中缓缓探出,小心翼翼地触碰向远方那座脉动的晶塔。
起初,一切正常。晶塔的脉动依旧平稳,发光森林幽蓝依旧。
然而,就在能量链接稳定建立并持续了大约三分钟后,异变发生了!
并非在深海,而是在全球范围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