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必须立刻验证。
目标,直指奥尔特云边缘,那个被数学模型勾勒出的“镜像本源”维度褶皱。
任务,落在了人类目前唯一具备远程维度探测能力的“鸾鸟-零号”实验舰上。但这不再是最初的那艘侦察舰,它经历了彻底的强化与改装。在月球船坞中,它的装甲被加厚,引擎被升级以确保数十年乃至更久的持续航行能力。最关键的,是在其舰体核心,加装了一个基于“因果探针”原理简化而来的实验性装置——“因果屏蔽场发生器”。这个装置理论上可以在舰船周围形成一个微弱的、能够干扰超高速因果律探测的屏障,是应对“镜像学习”威胁的唯一,尽管未经实战检验的,盾牌。
这是一次单程侦察。以人类现有的推进技术,抵达奥尔特云边缘已是极限,“鸾鸟-零号”几乎没有返航的燃料储备。它的使命,就是如同一支射向无尽黑暗的箭,用自身去触碰那未知的恐惧,将真相传回。
指挥官的人选,毫无争议——韩啸。
“这是我的船,”他在任务简报会上,语气平静得如同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也是我的责任。我必须去。”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月球轨道上冰冷的告别。万里通过加密频道,只说了两个字:“保重。”
秦宇则站在地球的观测中心,闭目凝神,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力场通过尚不稳定的“盖亚意识”网络,遥遥投射向那艘即将远行的孤舟。
“鸾鸟-零号”的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长尾,如同一位孤独的骑士,缓缓脱离月球的引力怀抱,调整航向,对准了那片连星光都显得稀疏黯淡的深空。它开始加速,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颗融入背景星海的微光,坚定不移地航向太阳系的终极边疆。
航程是漫长而枯燥的。数月,乃至数年的孤独飞行,跨越以天文单位计数的恐怖距离。韩啸和轮换的精英船员们,在狭小的空间内,维护着舰船,进行着常规探测,与后方保持着时延越来越长的量子通讯。
他们穿越了小行星带,掠过了巨行星的轨道,将喧嚣的内太阳系远远抛在身后。窗外,太阳逐渐缩小成一颗格外明亮的普通恒星,周围的星空却愈发璀璨、陌生。寂静,成了宇宙的主旋律,一种足以侵蚀心智的、绝对的寂静。
就在航行进入第七个月,舰船早已越过海王星轨道,深入柯伊伯带外围时,一次例行的全舰环境扫描,打破了这死寂的平静。
“舰长,”负责生命维持系统的技术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向正在审阅航迹数据的韩啸报告,“维生系统空气成分分析……出现异常。”
韩啸抬起头,目光锐利:“什么异常?”
“检测到微量……非常规有机化合物分子。非舰上储备,也非船员代谢产物。分子结构……数据库无匹配记录。”技术官将分析报告投射到主屏幕上。
那是一些结构极其复杂的碳基分子链,带着某种非自然的对称性,仿佛经过精心设计。它们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循环空气中,浓度极低,却稳定存在。
“来源?”韩啸的声音沉了下去。
“无法确定。过滤系统没有捕捉到任何外部侵入迹象。它们……就像是凭空出现在舱内的一样。”
一股寒意,无声地掠过每一位听到报告的船员脊背。
他们在这绝对的虚空中,在这艘与世隔绝的金属孤舟内,并非“独自”航行。
有看不见的“乘客”,不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登上了船。
韩啸走到舷窗边,凝视着外面亘古不变的黑暗。星光是冷的,虚空是冷的。他回想起万里关于“镜像本源”可能与比邻星毁灭纠缠的警告,回想起“播种者”那无孔不入的渗透手段。
这些神秘的分子,是某种未知的生命形式?是“镜像本源”探测系统的前哨?还是……“播种者”留下的,另一重他们尚未察觉的陷阱?
“提高内部监控等级,所有人员加倍注意自身生理状态。”韩啸下达命令,声音依旧稳定,但握着舷窗边缘的手,指节微微泛白,“继续分析这些分子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在未明确其意图前,保持最高警戒。”
“鸾鸟-零号”依旧在沉默地航行,载着它的船员,以及那些不请自来的、沉默的“同伴”,向着那片连时空本身都开始扭曲的未知海域,义无反顾地驶去。
他们带去的,是人类寻求答案的勇气;而随之而来的,或许是早已潜伏在航程之中的、更深的谜团与危险。
---
下篇:维度褶皱
时间在“鸾鸟-零号”的孤独航行中,仿佛被拉长又压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窗外是几乎不变的深邃黑暗与遥远星辰。唯有舰桥上不断跳动的航程数字,提醒着他们正在以人类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太阳系冰冷而广袤的边疆。
那神秘的有机分子,如同附骨之疽,依旧定期出现在空气循环系统中,无法根除,也无法溯源。它们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或生物活性,只是沉默地存在着,仿佛某种无形的标记,或是一双冷漠眼睛留下的指纹。这种未知带来的心理压力,远比任何明确的威胁更折磨人的神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