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从试图挥舞拳头展示力量的姿态,重新蜷缩起来,将感官延伸到极致,试图捕捉黑暗中任何一丝细微的声响。这是一场无声的对峙,一方是隐匿于星光之后的“观察者”,另一方,是屏住呼吸、将心跳声都压到最低的整个人类族群。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流逝。一天,两天……“幽灵模式”下的“天网”系统,像一张巨大无比的蛛网,敏感地捕捉着太阳系内的任何风吹草动。数据流依旧庞大,但不再是主动出击的咆哮,而是被动接收的涓涓细流。
万里几乎住在了指挥中心,他和他的团队像筛沙子一样,仔细分析着每一段异常数据,试图从宇宙的背景噪音中,分辨出“观察者”存在的蛛丝马迹。
直到第七天。
“博士!”一个负责分析小行星带引力透镜效应数据的研究员突然喊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主小行星带边缘区域,引力分布出现异常!不是大型天体,而是……而是无数微小质量的聚合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屏幕上的数据被可视化。那片原本应该相对“空旷”的小行星带区域,出现了一个模糊的、正在缓慢但持续扩大的“质量阴影”。通过被动传感器阵列收集的、来自背景恒星的光线扭曲数据,“伏羲”系统构建出了一个初步的模型。
那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天体。
那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仿佛由无数几何模块拼凑而成的、直径估计超过三十公里的不规则星体。更令人骇然的是,其表面如同活物般在蠕动、扩展——它正在疯狂地吞噬着周围的小行星和星际尘埃,将其分解、重组,转化为自身的结构单元。无数微小的、如同工蜂般的机械体在其表面和周围空间穿梭忙碌,效率之高,远超人类任何已知的自动化工程学概念。
一个正在自我复制、自我膨胀的……
“机械母巢。”万里看着屏幕上那个不断“生长”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造物,缓缓吐出了这个词。
它就在那里,在人类的家门口,肆无忌惮地扩张着。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谁建造的?是“观察者”的基地,还是另一个未知威胁的先锋?
“幽灵模式”下,人类屏息凝神的第一声倾听,听到的不是细微的脚步,而是一头巨兽在隔壁房间啃噬建材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