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月球基地的建设,如同在死寂的灰色画布上滴落的第一滴生机盎然的色彩,标志着人类文明真正开始了地外定居的尝试。然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被月球吸引时,一个更近、更隐晦、也更令人不安的发现,如同冰水般浇在了“南天门”核心层的心头。
“巡天”空间站,主控舱室。
不同于往常数据奔流的繁忙,此刻舱内弥漫着一种极致的、紧绷的寂静。只有“伏羲”子体那稳定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高精度引力波干涉仪传感器传来的、几乎无法被人类听觉捕捉的底层数据流噪音。
突然,一组极其异常的数据脉冲,如同心电图上的早搏,突兀地出现在主监控屏幕上。不是电磁信号,不是粒子流,也不是常见的天体物理现象产生的引力波(如黑洞合并)。它太微弱,太短暂,太……规则。
【警报:检测到非标准引力扰动。】 “伏羲”子体的合成音依旧平稳,但内容却石破天惊。【来源:近地轨道,高度公里(地球同步轨道附近)。扰动模式分析:非自然,具备重复性结构。强度等级:极低,但持续存在。】
“放大信号!过滤背景噪音!启动全频谱关联分析!”坐镇“巡天”的指挥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命令被迅速执行。屏幕上,那微弱到几乎淹没在宇宙背景涟漪中的信号被提取、放大、进行多维度的特征分析。
【信号特征确认:周期性微幅时空曲率振荡,频率稳定,波形呈现非随机相干性。排除已知自然现象(如太阳风压、地球潮汐效应、过往航天器机动)及我方所有在轨设备活动影响。】
【初步结论:该引力扰动由某个具备高度隐蔽性、非我方制造、且能主动或被动维持特定时空曲率状态的物体产生。其技术原理,部分超越现有‘火种’基础数据库记载。】
“伏羲”的结论,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巡天”和远在三十八万公里外的“南天门”主控中心,同时激起了滔天巨浪。
“不是我们的东西……”秦宇将军盯着主屏幕上那个被“伏羲”用刺眼红色光圈标记出来的、看似空无一物的轨道区域,声音干涩,“也不是地球上任何国家能造出来的……”
答案,呼之欲出,却又让人难以置信。
地外文明造物!
不是遥远的信号,不是模糊的传说,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此刻正潜伏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拥有着人类尚未掌握(至少是未公开掌握)的引力操控技术的……“东西”!一个侦察器?一个监视站?还是……别的什么?
“能锁定它的具体位置和形态吗?”万里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来,冷静得与现场凝重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
【无法直接光学或雷达观测。其引力遮蔽技术极其高明,几乎完美融入背景。只能通过其维持自身状态或微小机动时产生的引力‘涟漪’进行间接定位和有限的特征分析。】 “伏羲”回答,【根据引力扰动源运动模型反推,目标物体体积不大,直径预计小于十米。其轨道参数正在持续微调,始终处于对我全球关键区域(包括‘南天门’主要基地、各大国首都圈)的最佳覆盖位置。】
一个看不见的、幽灵般的监视者,就悬在所有人的头顶!
“它在那里多久了?”陈院士的声音带着后知后觉的惊悚。
【回溯分析‘巡天’及既往部分深空探测数据……发现类似但更微弱的引力扰动痕迹,可追溯至……‘鸾鸟’首次公开演示前后。】
会议室内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监视了地球至少一年!而人类引以为傲的全球监测网络,包括刚刚建成的“巡天”,在此之前竟对其毫无察觉!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发现?”秦宇将军追问。
【两个原因。】 万里的声音接过话头,他似乎在快速分析着“伏羲”传回的所有数据,“第一,‘巡天’搭载的引力波干涉仪是‘火种’技术的产物,灵敏度远超现有任何设备。第二……它可能刚刚进行了某种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的‘动作’,或者……它‘允许’我们发现了它。”
“允许?”这个词汇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只是一种猜测。”万里语气凝重,“但我们必须考虑所有可能性。它的技术明显高于我们,无论是隐蔽还是被发现,都可能在其算计之内。”
恐慌,如同无形的病毒,开始在一些与会者眼中蔓延。一个科技水平远超人类、意图不明、且就潜伏在身边的异类存在,带来的心理冲击是毁灭性的。
“我们该怎么办?攻击它?尝试捕捉它?”一位军方代表下意识地提出了最直接的方案。
“绝对不行!”万里和几位资深科学家几乎同时反对。
“在完全不了解其科技水平、防御机制和背后文明意图的情况下,任何挑衅行为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万里沉声道,“它可能具备我们无法想象的自卫或反击手段。甚至,它的存在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测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