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又璀璨的东方明珠香江城,中环德辅道上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像一座钢铁巨人,在晨曦中泛着冷峻的金属光泽。玻璃幕墙反射着初升太阳的金辉,将街道切割成明暗交错的色块,早起的电车驶过,“叮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许峰与司徒倩穿过旋转铜门,门轴转动时发出低沉的嗡鸣。大理石地面的光洁倒映着他们略显凝重的身影,许峰的深灰色西装熨帖笔挺,司徒倩穿着一条月白色连衣裙,领口别着一枚珍珠胸针——那是她母亲留下的遗物。连皮鞋踩上去的回声都透着肃穆,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刻度上。
银行经理早已在贵宾室等候,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西装,胸前口袋巾露出一角白色,手指上戴着一枚朴素的金戒指。见到两人立刻起身,脸上堆着职业性的微笑,却掩不住好奇——他查过记录,这个编号柒零贰的保险箱,自1975年存入后就再未开启过,这对年轻男女要开启的,是近二十年的尘封往事。
验明钥匙与身份后,他带领他们穿过一道道需要双重验证的安全门。每扇门开启时都伴随着电子锁“嘀”的轻响,走廊两侧的监控探头缓缓转动,记录下每一个细节。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防虫剂气味,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具象,连光线都比外面黯淡几分,像是进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保险箱库房沉重的金属门在身后合拢,发出沉闷的回响,震得人耳膜微麻。
编号“柒零贰”的保险箱被两名保安小心翼翼地从架上取下,放置在铺着墨绿色绒布的小桌上。箱子表面覆盖着一层薄尘,用手指一抹就能留下清晰的痕迹,边角的镀铬有些氧化发黑,露出底下的黄铜底色。
许峰握着那把从老宅书房寻得的黄铜钥匙,指尖能感受到金属冰凉的触感与岁月的磨蚀感,钥匙柄上的花纹已被磨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是许家的族徽图案。他看了司徒倩一眼,她站在身旁,白色连衣裙的袖口轻轻垂落,遮住了半截手腕,眼神里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指尖在裙摆下悄悄蜷了蜷——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许峰早已熟记于心。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打破了库房内的寂静。
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更浓重的旧纸味扑面而来,混杂着干燥的油墨气息。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几叠文件,用牛皮纸档案袋分装着,袋口系着褪色的红绳,绳结是许敬鸿常用的“双套结”,紧实而不易松散。
最上面是一封许敬鸿亲笔书写的、纸张已然泛黄的信笺,边缘有些微卷,像是被反复抚摸过。抬头写着“致吾儿许峰或相关检视者”,字迹比日记里的沉稳许多,许峰认出,这是父亲晚年常用的笔锋,少了年轻时的锋芒,多了几分历经世事后的厚重。
信中以清晰而冷静的笔触,阐明留存这些文件的目的:“此为一九七二至七五年间,与英资‘远东联合贸易’及薇薇安·劳伦斯女士往来之全部记录,留存并非为饰非,实为证清白,以备不时之需,亦望后人明辨商海之诡谲,情义之真假。”末尾没有署名,只画了一个小小的船锚图案——那是父子俩小时候约定的秘密符号。
许峰小心翼翼地拿起第一份文件,指尖触到纸张的粗糙质感。那是一份极其详尽的商业谈判纪要,用蓝色复写纸复写,字迹有些模糊,需要凑近才能看清。
记录了“远东联合贸易”如何利用许敬鸿急于打开欧洲市场的心理,在合作条款中设置了一系列极其隐蔽的陷阱:不平等的利润分成——英方占七成,却只承担三成风险;高昂的专利使用费——远超市场均价的五个百分点;近乎苛刻的违约条款——延迟交货一天,罚款总金额的百分之一。
附页还有许敬鸿用红笔做的批注与分析,“此条看似宽松,实则暗藏玄机,一旦签署,等于将定价权拱手让人”,字迹力透纸背,精准地预判了对方每一步的意图。这显示他并非完全受蒙蔽,而是在极度不利的局面下努力周旋,像在布满暗礁的海面上掌舵,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接下来是几份关键的合约草案修改过程稿,用回形针别在一起,纸张边缘有反复翻阅的折痕,边角都磨圆了。第一版草案相对公平,到第三版时,风险条款已密密麻麻添加了十几处,红色的修改液在纸上凝固成块,像一道道丑陋的伤疤。
许敬鸿在关键处都做了标记,用箭头指向“此条必删”“需律师复核”,并附上了当时香江法律顾问的谨慎意见复印件——“条款过于苛刻,恐对许氏不利,建议暂缓签署”,律师的签名旁还盖着红色的事务所印章,印章边缘有些模糊。
这表明他深知风险,但似乎被某种力量推动着,不得不继续走下去。许峰想起日记里父亲写的“工地工资快发不出”,瞬间明白那份无奈:家族企业的重担压在肩上,上百号工人等着吃饭,退一步可能就是万丈深渊。这些文件系统性地揭示了“远东联合贸易”企图通过商业合作逐步控制、最终吞并许氏海外业务的完整阴谋链条,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要将许家拖入绝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灯红酒绿的街市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灯红酒绿的街市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