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有三分之一路程就到南越城时,他们这队人见到了吴法,一排聘礼过去,让应元正都忍不住想翻开看看。
回了南越城,休整三天又再次出发,不过这次柳墨言没有和他一起,这次负责的是孙使。而沈玉和何江也回来了,两人知道他要去珠江城后,执意要和他一起去,再加上保护他的刘健,人数一下扩充到了五人。
霍雷便再派了些人保护他们。
经过三日的跋涉,他们来到了珠海城外的关闸。应元正的激动藏也藏不住,除了孙使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这里。
“请出示路引。”守关的将领认出了领头的孙使,但规矩不能废。
孙使微微颔首,随从立即递上文书。
通过关闸,四周的景象让应元正眼前一亮。
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葡式建筑与中式骑楼错落有致。空气中飘荡着烤面包的香气,混合着海风的咸腥。街边的商铺招牌上,汉字与葡文并列,有些还画着古怪的图案。
“上等的印度胡椒!”一个皮肤黝黑的商人用蹩脚的官话吆喝着。应元正注意到他的摊位旁站着几个葡萄牙商人,正在低声交谈。
他示意马车停下来,然后缓步走到摊位前,随手拿起几粒胡椒放在鼻下嗅了嗅。
‘系统,快翻译。’
【“听说荷兰人的舰队已经到达科钦了。”那个留着八字胡的葡萄牙商人说的,“果阿那边的情况很不妙。”
另一个人说:“总督大人已经下令增派兵力,但我们的船只绕过好望角,至少要半年才能到达印度。”】
‘这些地方都是哪儿?’
【都在印度,科钦是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是香料贸易的重要枢纽。它是多个殖民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现在是葡萄牙和荷兰,之后还有英国。果阿是葡萄牙的重要殖民地,直到1961年才被印度收复。】
‘明白了。’
其他几人不明白应元正在干啥,只有孙使微笑着站在一边等待。
应元正称了二两胡椒,又和店主攀谈了几句。
“要想在这开铺子,要办什么证?交多少税?我有些茶叶和丝绸能在这卖吗?”
店主看他穿的好,又听他问能不能做生意,以为是某家大商号的儿子,便忙说:“我除了售卖香料,也收茶叶和瓷器,要是价钱合适,你可以直接卖给我。”
听到这话,后头的几人顿时围了上来。
“要是想开商铺,需要得到葡萄牙当局和行会的许可,具体的你可以去珠海城议事会了解。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会,这个你们自己比较清楚。”对方补充了一下。
“多谢指教。”应元正拱手致谢。
“不必客气,有商品的话随时来找我,我叫安东尼奥。”对方笑着挥手示意。
应元正转身吩咐小东儿拿好货物,随后对孙使说道:“孙先生,我想下车走走,请让车夫们先回去吧。”
孙使点头,安排车夫带着行李前往指定地点,同时留下几名护卫跟随。
刘健来到应元正身边,一边查看应元正的脸色,一边小声问道:“世……公子,你为啥要买胡椒啊?”
因为在应元正回来的时候,朝他打趣道‘有看到自己的媳妇吗?’,被应元正狠狠瞪了一眼。刘健已经三天不敢和应元正说话了。
应元正也不打算瞒着他们,“我刚才在听摊位旁的两个葡萄牙人说话。”
“世子怎知他们是葡萄牙人?”沈玉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外邦人,各个都是高鼻深目,只能在发色或者肤色上分辨他们。至于语言,就连他都听不懂,更别说何江了。
孙使闻言拍拍手,“之前就听说世子过目不忘,但没有听过的语言也能这么学吗?”
应元正心里咯噔一声,文字可以书上学,但发音可不行。
【宿主,是配饰。葡萄牙人多为天主教徒,常佩戴十字架、圣牌等宗教象征物。这两人身上就有。】
“我并非听懂他们的语言,而是从他们佩戴的十字架分辨的,葡萄牙人多为天主教徒……”
说到这,他们刚好转过一个街角。一座巍峨的教堂矗立在眼前,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尖顶直指苍穹。教堂前的广场上,几个身着黑袍的传教士正在向路人分发小册子。
“这就是他们的教堂。”
对于另外三人来说,这场面相当震撼。
而应元正注意到在教堂不远处,一座中式庙宇的飞檐翘角隐约可见,香烟袅袅升起。
‘怎么这里还有寺庙啊?’
【正常啊,这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文化景观。】
孙使注视着应元正,“公子,真是见多识广。第一次见到的人都无不赞叹。”
“我也很惊讶,这可比图画上的宏伟多了。”应元正赶紧将自己的震惊表情带上。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街市的喧嚣。应元正闪到路边,只见一队葡萄牙士兵骑马经过,领头的军官神色凝重,马鞍旁挂着一个鼓鼓的公文包。他们朝着总督府的方向疾驰而去,扬起一片尘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