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0 月 1 日的傍晚,赤峰市元宝山区的空气里飘着零星的爆竹碎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国庆晚餐的热气。突然,一阵急促的警笛声像把锋利的刀,劈开了暮色里的宁静。蓝红交替的警灯在狭窄的胡同里扭动,把灰扑扑的平房照得忽明忽暗,仿佛谁在天地间打翻了染缸。
刑警拉起的警戒线像道无形的墙,把围观的大人孩子挡在外面。人们攥着衣角,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院子里的肃杀。当那扇斑驳的铁门被猛地踹开时,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呛得人喉咙发紧。
院里的泥地上,王景民赤裸着上身倒在血泊里,像个被扎破的水袋,胸腹间纵横交错的十几处刀口还在汩汩地冒着血,染红了身下的黄土。而此时,报警的新婚妻子侯素君,却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娘家。电话里她的哭声像被狂风撕扯的布条:“是我前夫马瑞杀的!他杀了我现在的丈夫!”
一个女人,隔着百里如何知晓丈夫遇害?又为何笃定是前夫所为?这一切,得从二十二年前那个燥热的午后说起。
二、1993?辽宁建平?一把菜刀
1993 年 7 月的建平县某村,毒辣的日头把地面晒得发烫,蝉在树梢声嘶力竭地叫着,像是要把整个村子煮沸。田里,三十一岁的任吉文正和亲叔叔为一垄玉米吵得面红耳赤。两家积怨多年,几句话就像点燃了炸药桶,火星四溅。
任吉文红着眼珠子冲回家,抄起灶台上那把磨得锃亮的菜刀,转身就往叔叔家冲。刀锋划破空气的呼啸声里,叔叔倒在了门槛上,鲜血溅在黄土地上,像绽开了几朵妖异的花。上前拉架的婶婶和堂弟也没能幸免,刀刃落下时,惨叫声惊飞了院墙上的麻雀。
短短几分钟,一死四伤。任吉文把带血的菜刀往地上一扔,回家狠狠抱了抱七岁的儿子,那小小的身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转身冲进玉米地,绿色的叶片在他身后合拢,从此,世上再无任吉文,只有亡命的马瑞。
三、流亡 22 年
马瑞的逃亡路,是用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他不敢碰火车、客车,只能趁着夜色翻山越岭,一路向北。打短工换来的钱刚够买几个冷馍,晚上就蜷在别人废弃的窝棚里,听着风声像鬼哭。
夜里他总被噩梦惊醒,梦里警车的鸣笛声、手铐的碰撞声、法场的肃杀气,像潮水般将他淹没。才四十出头,头发就白了大半,脸上的褶子里藏满了惊恐,见了穿制服的就浑身发抖,像只受惊的兔子。
2000 年冬天,北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他流落到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一家养羊场。工友看他平日里闷头干活不惹事,心善的就把离异的侄女侯素君介绍给了他。
第一次见面在工棚外头,寒风卷着羊圈的味道。马瑞搓着冻得通红的手,递过去一搪瓷缸冒着热气的水。侯素君低着头接过,手指触到缸壁的温热,轻声说:“不嫌弃我离过婚,就搭伙过吧。”
马瑞知道自己是个见不得光的人,“结婚证” 三个字想都不敢想。他只能把所有的愧疚都变成疼惜:工资一分不少全交,羊场最累的夜班他抢着上,侯素君感冒发烧,他连夜骑四十里地去找赤脚医生,回来时棉裤都结了冰碴。日子久了,侯素君觉得这个男人虽寡言,却比谁都可靠,心里的那点防备,渐渐化成了依赖。
四、2015?算卦惊魂
平静的日子在 2015 年春天被生生扯断。马瑞在集市上被个瞎子先生拦住,鬼使神差地花二十块钱算了一卦。先生掐着手指,幽幽地说:“十月有杀劫,过不去。”
这句话像根生锈的钉子,狠狠扎进马瑞心里。他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盯着棚顶的破洞:自己死了倒干净,可素君怎么办?她一个女人,无依无靠的。
几天后,他攥着侯素君的手,声音发颤:“素君,我得了癌,顶多还有两年。” 侯素君当场就哭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他手背上,烫得他心口发疼。
“再找个靠得住的男人吧,” 马瑞的声音涩得像砂纸,“名正言顺领个证,我走也能闭眼。” 这个荒唐的 “一妻两夫” 计划,就在两个苦人的眼泪里,悄悄生了根。
五、拉郎配
马瑞在工地盯上了同村的光棍王景民。五十岁的人了,老实得像块石头,最大的心愿就是 “死前能吃上口媳妇做的热面条”。
那天马瑞请王景民喝酒,几杯下肚,他红着脸开口:“我给你找个媳妇,人贤惠,就是…… 得带着我一起过。我出钱,绝不添乱。” 王景民以为是喝多了说胡话,可看着马瑞认真的眼神,又觉得像天上掉了馅饼,当即拍着桌子应了。
2015 年 9 月 25 日,王景民和侯素君领了红本本,在元宝山城乡结合部租了个小院。洞房花烛夜,昏黄的灯泡下,炕上却挤着三个人 —— 王景民居中,左边是新媳妇,右边是媳妇的 “前夫”。窗外的虫鸣里,藏着说不出的别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纪实録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案纪实録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