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的晨雾还没散,“聚宝阁”的木门就被推开了。秦枫正蹲在柜台后擦柜台,听见门轴“吱呀”一声响,抬头看见老板周德海抱着个锦盒,脸笑得像朵褶子菊,棉布鞋上还沾着半截草叶——准是刚从潘家园淘货回来。
“小秦,快来看!”周德海把锦盒往柜台上一放,解开缠了三圈的红绳,露出个巴掌大的青花瓷碗。碗口微撇,胎质白净,碗身画着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浓艳得发蓝,在晨光里泛着莹润的光。
秦枫放下抹布凑过去。指尖刚要碰到碗沿,突然想起今早醒来时的怪事——昨晚那枚裂玉划破的伤口还在发烫,眼前的瓷碗周围,竟浮着层淡淡的灰雾,像蒙了层没擦干净的玻璃。
这感觉和昨天在地摊看那尊北魏陶佛时完全不同。陶佛周身是暖融融的金光,裹得人指尖发麻,而这瓷碗的灰雾却透着股寒意,绕着碗沿打旋。
“周叔,这碗……”秦枫话刚出口就顿住了。他来聚宝阁当学徒三年,除了擦柜台就是搬货,连鉴定的边都没摸到,哪敢妄议老板的新货?
周德海却没察觉他的异样,用袖口小心翼翼地擦着碗底:“你看这底款——‘永乐年制’四字篆书,笔锋圆润,釉色青白,典型的苏麻离青料!”他往碗里倒了点清水,水面竟浮着层淡淡的油光,“瞧见没?老窑瓷的‘酥油光’,仿品根本做不出来!”
秦枫的目光落在碗底。那四字篆书周围,灰雾聚得特别浓,像团化不开的墨。他想起昨晚梦里的场景:裂开的玉佩渗出红光,在他手心里凝成“慧眼”二字,随即无数古玩虚影飘过,真品都裹着光,假货全缠着雾。当时只当是白日做梦,现在看来……
“小秦,发什么愣?”周德海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给你长长见识——这可是明代永乐青花,正经官窑货,刚才在潘家园,那老王头还想跟我抢呢!”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叮铃”响了。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走进来,脖子上挂着串星月菩提,手里把玩着个核桃,正是街对面“藏珍轩”的老板刘胖子。
“哟,周老板又收着好东西了?”刘胖子的小眼睛在锦盒上转了两圈,几步凑到柜台前,“这不是永乐青花碗吗?瞧这发色,够正!”
周德海把碗往回挪了挪,脸上却带着得意:“刚收的,还热乎着呢。”
“开个价?”刘胖子摸出烟盒,递了支烟给周德海,“我店里正好缺件明早期的瓷,匀给我得了。”
周德海刚要开口,秦枫突然听见柜台下传来“窸窣”声。低头一看,是店里养的老猫“招财”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正用爪子扒他的裤腿,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瓷碗,毛都炸起来了。
这猫平时懒得出奇,今天怎么对个瓷碗这么上心?秦枫心里一动,又看向碗身——缠枝莲纹的线条看着挺流畅,但花瓣的转折处总透着股生硬,像用尺子比着画的。更奇怪的是,他试着眯起眼,那层灰雾里竟隐约浮出几个模糊的字,像极了……“化学料”?
“小秦,倒水去。”周德海没注意他的神色,只顾着跟刘胖子讨价还价,“给刘老板泡壶龙井。”
秦枫应了一声,转身去后屋。路过货架时,眼角瞥见架子顶层摆着的那尊北魏陶佛——是他昨天从地摊上花五十块钱收的,当时周德海还骂他傻,说这陶佛灰扑扑的,顶多是个现代工艺品。但此刻在晨光里,陶佛周身的金光比昨天更亮了,佛龛里的香灰都被映得发暖。
同样是老物件,怎么一个发光一个冒雾?秦枫端着水壶出来时,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最低这个数。”周德海正伸出五根手指,刘胖子皱着眉摇头:“周老板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啊!民国仿的永乐青花,撑死也就这个数的一半!”
“放屁!”周德海脸一沉,“你看清楚这釉面,这包浆,哪点像民国的?”
刘胖子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个放大镜:“你自己看这莲纹——永乐年的缠枝莲,花瓣是‘麦粒形’,你这花瓣尖太圆,分明是按图录仿的。还有这底款,‘永’字的横笔太粗,典型的光绪年仿品的毛病!”
周德海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抢过放大镜怼在碗底,手都开始抖:“不可能……老王头跟我说这是他祖传的,还带着土沁呢……”
秦枫站在旁边,看着两人争执,眼睛却一直没离开那瓷碗。他发现随着周德海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碗周围的灰雾竟开始流动,那些模糊的字迹也越来越清晰——除了“化学料”,还有“机压胎”三个字。
这时候招财突然跳上柜台,对着瓷碗“喵”地叫了一声,一爪子拍在碗沿上。周德海吓得赶紧去护,却没注意到碗底边缘有块极小的釉面剥落了,露出里面灰白的胎质,和他昨天刚收的民国瓷片颜色一模一样。
“周叔,”秦枫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发紧,“我能看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眼鉴宝:佛缘秘藏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眼鉴宝:佛缘秘藏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