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术法为用,夯实根基
隐元峰的洞府内,杨奇盘膝而坐,心神沉静。藏经阁中关于各种力量运用技巧的体悟与灵感,如同无数溪流,在他心间缓缓流淌、汇聚。他没有急于求成地去强行融合创造,而是选择先行修炼那两门在藏经阁一层寻到的、看似基础,却颇为实用的术法——《巨力术》与《震地波》。
此二者皆被归类为“辅助型”或“控制型”术法,并非直接杀伐之术,但正因如此,反而更能与杨奇自身霸道的力量体系形成互补,且不易引人怀疑。
他首先将神念沉入记载《巨力术》的玉简之中。此法诀并非永久增强力量,而是通过特定的气血运转与符文凝聚,短时间内激发肉身潜能,使力量获得爆发性增长,根据熟练度与修为,可增幅三成至一倍不等,持续约十至三十息。过后会有一段虚弱期,算是一个小负荷的爆发技巧。
法诀内容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对自身气血的精准引导,以及在双臂特定经络节点瞬间构建两个微型的“力”之符文。
杨奇屏息凝神,依照法诀所述,调动体内磅礴的气血。筑基之后,他对自身气血的掌控力远非先天时期可比,心念一动,如同汞浆般沉重而富有活力的气血便沿着特定路线奔涌起来。他双手结印,指尖流淌着淡金色的真元,小心翼翼地在那几处细微而关键的经络节点上,勾勒着那玄奥的“力”之符文。
起初几次,或因气血冲击过猛,或因符文结构不够稳定,勾勒出的符文甫一成型便剧烈闪烁,随即崩溃消散,反震之力让他双臂微微发麻。
“看来,并非力量越强越好,关键在于‘精准’与‘稳定’。”杨奇并未气馁,反而更加专注。他放慢了速度,神念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细细感知着气血的每一分流动,真元的每一丝输出,反复调整着符文的每一笔勾勒。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当夕阳的余晖再次透过窗棂洒入静室时,杨奇双臂那几处经络节点上,两个微不可察、却结构稳定、与自身气血隐隐共鸣的淡金色符文,终于同时亮起,稳固成型!
“巨力术,启!”
他心中默念,那两个符文骤然光芒微放,一股灼热的力量感瞬间席卷双臂,并蔓延至全身!他感觉自己的肌肉纤维仿佛被无形之力强行拉伸、绷紧,蕴含着远超平时的爆炸性力量!他随手拿起身边一块用来测试力量的玄铁锭(洞府标配),稍一用力,那需要寻常筑基初期修士全力才能掰弯的玄铁锭,竟被他如同揉捏泥巴般,轻易捏得变形!
“增幅约在五成左右!”杨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只是初步成功,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增幅效果和持续时间还能增强。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这《巨力术》的符文运转,隐隐刺激到了他体内沉寂的巨象微粒,虽然极其微弱,但却让巨象微粒似乎更加“活跃”了一丝。
“果然,外力刺激,亦能反哺根本。”杨奇若有所悟。这《巨力术》于他而言,不仅是临敌时的一张底牌,更成了一种辅助锤炼巨象微粒、激发潜能的锻炼法门!
稍作调息,待双臂那灼热的力量感褪去,传来一阵轻微的酸软感(虚弱期)后,杨奇又将注意力投向了《震地波》。
《震地波》则是一门将力量通过双脚导入大地,引发一定范围内地面剧烈震荡,以此干扰、迟滞甚至杀伤敌人的术法。此法对肉身强度与力量要求极高,否则未伤敌先伤己,正适合杨奇修炼。
修炼此术的关键,在于对力量传导与震荡频率的掌控。需将自身力量以一种独特的“波”的形式,瞬间注入脚下大地,引动土石共鸣,产生如同涟漪般扩散的震荡波。
杨奇来到洞府小院中,双足微微分开,沉腰坐马,心神与脚下大地相连。他尝试着调动一股力量,并非刚猛直冲,而是模仿着玉简中描述的那种“波”的意境,轻柔而迅捷地透过足底涌泉穴,导入地面。
第一次尝试,力量控制不当,过于刚猛。
“轰!”一声闷响,他脚下丈许范围内的地面猛地向上拱起,炸开一个土坑,碎石飞溅,反震之力让他气血一阵翻腾。
“不对,是‘波’,不是‘锤’。”杨奇摇头,反思着刚才的发力。
第二次,他刻意将力量放得过于轻柔。
力量如同泥牛入海,只在脚边荡起一圈微尘,毫无威力可言。
“过犹不及,需刚柔并济,瞬间爆发,持续震荡。”
他一次次地尝试,不断调整着力量的输出大小、渗透速度以及那玄妙的“震荡”频率。小院的地面遭了殃,时而这里鼓起一个包,时而那里裂开一道缝,好在洞府有基础阵法稳固,未曾造成太大破坏。
渐渐地,他摸索到了一些门道。力量的传导,并非越强越好,而是要找到一个能与脚下大地产生最佳共鸣的“点”。震荡的频率,也并非固定不变,需根据地面材质、敌人分布等因素微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象镇狱:从凡尘到仙穹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神象镇狱:从凡尘到仙穹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