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洞之内,时光在寂静中悄然流淌。姬岩这一坐,便是整整五日。
五日间,他几乎未曾移动,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元磁剑盾》的揣摩与练习之中。渴了、饿了,便随手取用身边的清水肉干,动作机械,心思却始终萦绕在那无形力场的构建之上。
初成的元磁盾,范围仅能护住手掌,力量微弱。姬岩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从最基础的做起——稳定。
他反复施展那已然成功的手法,每一次灵力输出,都力求精准到毫厘,神识的凝聚,也如同最耐心的匠人,细细雕琢着与外界元磁之力的联系。起初,那尺许方圆的力场依旧摇曳不定,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溃散。但随着成千上万次的重复,那无形的“盾”渐渐变得凝实起来,维持的时间也从最初的几个呼吸,延长到一炷香,乃至更久。
范围,是接下来的目标。他尝试着将更多的灵力注入法诀,引导那元磁力场缓缓向四周扩张。一尺一寸,都显得格外艰难。灵力消耗随之加剧,精神也必须高度集中,稍有松懈,扩张的力场便会如同泡影般破裂,甚至反噬自身,引得体内气血一阵翻涌。
但他韧性十足,每次力场崩溃,便默默调息,总结失败原因,是灵力输出过猛,还是神识引导不够圆融?是频率未能与更广范围内的磁力完美契合,还是自身对法诀的理解尚有偏差?
洞内不见天日,唯有那三块八卦板中的“灯”板,散发着恒定柔和的光芒,照亮他执着的身影。汗水浸湿了额发,又被他运转灵力蒸干,周而复始。
在不知第几次尝试后,他掌心前方的元磁力场,终于稳定地扩大到了约莫三尺见方!虽然依旧不算广阔,但已能护住大半身躯。而且,他隐隐感觉到,这力场的排斥之力,似乎也随着范围的稳固和自身的熟练,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提升。
他拿起一块稍大的石头,用力砸向力场中心。
“砰!”
一声闷响,石头仿佛撞在了一层坚韧无比的皮革上,前冲之势骤然减缓,虽未完全停滞,却也失去了大半力道,偏转方向后弹开落地。比起最初连落叶轨迹都难以影响的微弱,此刻的元磁盾,已初具防护之能。
姬岩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但随即又压下。三尺范围,还是太小,而且只能防御正面……
《元磁剑盾》的精髓,在于“剑”与“盾”的结合,更在于这“盾”的形态并非固定。法诀中提及,修炼到高深境界,可随心所欲凝聚元磁之力,化剑攻敌,凝盾护身,甚至……形成全方位的守护。
“全方位……”姬岩喃喃自语,目光扫过这狭小的洞穴。这意味着,他需要同时引导元磁之力覆盖上下、左右、前后所有方位,形成一个闭合的力场。其难度,远超单一方向的防御。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新的尝试。神识如同无数纤细的触手,不再仅仅向前方延伸,而是尝试着向身体四周,乃至头顶脚下方圆之地蔓延。灵力也随之分化,如同溪流分支,涌向不同的方位。
第一次尝试,力场刚刚在背后凝聚出一丝雏形,正面的力场便瞬间崩溃。
第二次,头顶的力场与脚下的力场相互干扰,双双溃散。
第三次,灵力分配不均,左侧力场强,右侧力场弱,整个构筑瞬间失衡……
难题接踵而至。同时维持多个方向的力场,对神识的掌控力、灵力的精细操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这已不仅仅是熟能生巧,更需要对元磁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力量如臂使指的绝对掌控。
姬岩没有退缩。他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学徒,一点点拆解着难题。先从最简单的左右对称开始练习,再尝试加入上方防御,最后才是最难的下方与后方。他不断调整着每一股灵力的强弱、频率,协调着神识在不同方位的分配。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也极其消耗心神。短短两日,他感觉比之前连续奔袭数日还要疲惫,脸色甚至都有些苍白。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锐利。他能感觉到,自己对混沌灵力的掌控,在这种极限压榨下,正变得愈发精微;对那无处不在却难以捉摸的元磁之力,也感知得愈发清晰。
就在他全身心投入修炼之时,洞外,一片巨大的阴影,悄无声息地笼罩了他藏身处的岩壁。
那是一只形如巨蜥,却生着四对血红复眼,浑身覆盖着厚重岩石般甲壳的妖兽。它体型庞大,近乎填满了洞穴外的狭窄通道,八只复眼闪烁着冰冷贪婪的光,死死盯着那垂落的藤蔓。它嗅到了里面鲜活生灵的气息,那气息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令它渴望的能量质感。
妖兽粗壮的前肢抬起,覆盖着岩石甲片的利爪,带着撕裂金石的力量,猛地朝那藤蔓遮蔽的洞口挥去!
“嗤啦——!”
坚韧的藤蔓如同纸糊般被轻易撕裂,碎石飞溅,洞口的景象暴露在那八只复眼之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鼎腹开始:我的蛮荒镇世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鼎腹开始:我的蛮荒镇世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