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孤才六岁,等他们知道是被孤请来的,难道还会对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生气不成?”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优势。”
“趁年纪尚小,做一些不拘礼法的事,等再长大些,就算想做也不合适了。”
“而且,这只是一个最不得已的下策。”
“有蔡师这位上上人选亲自出马,相信孤准备的这个下策根本用不上。”
听太子说“时间不多”,蔡泽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哭笑不得的表情。
若连六岁未满的孩子都说“时间不多”,那他这位年过半百的人又算什么?
怕不是已经埋进土里又被挖出来的人精了吧?
不过听到扶苏最后一句对他的奉承,蔡泽也只是轻叹一口气。
太子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这位“蔡师”还能如何?
自然只能尽力辅佐,务求不让扶苏动用那所谓的“下下策”,以免坏了太子的名声。
天幕之下,大秦群臣看着被太子扶苏哄得晕头转向的纲成君蔡泽,忍不住又一次感叹:这位太子,真是太会收揽人心了。
在太子六部的几位主事之中,纲成君蔡泽无疑是身份最尊贵、见识最深远的一位,毕竟也曾担任过秦国的相国。
这样一位功成名就,又能及时抽身的老臣,如今却被扶苏几句“蔡师”叫得心甘情愿地为太子鞍前马后。
即便是“秦王嬴政”也需对其礼敬三分,不可随意驱使,更遑论尚且年幼的太子扶苏,一个才五岁的孩童。
在这样的背景下,若“纲成君蔡泽”仅是安于吏部主事的职责,对其他事务不闻不问,安心度日的话……
那么以太子扶苏的身份,也无法多说什么,更谈不上要求什么。
然而扶苏偏偏借着一次求教的机会,对“纲成君蔡泽”行了半师之礼,硬生生地给他冠上了“蔡师”这一称谓。
哪怕最初“纲成君蔡泽”便清楚表明不愿接受,可太子扶苏依旧不肯放弃。
之后每一次相见,扶苏都会恭敬地称呼“纲成君蔡泽”为“蔡师”,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大声行礼。
“纲成君蔡泽”可以推脱一次、两次、三次,但次数多了,他自己也渐渐疲了。
再加上扶苏确实聪慧伶俐,举止有礼,又对他极为尊敬,让“纲成君蔡泽”也慢慢对他生出了几分真情实意。
因此,随着扶苏一次次称呼“蔡师”,“纲成君蔡泽”也不再否认,算是默许了这层身份。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
某种程度上,这种关系甚至比“父子”还要深厚,有时候比血缘关系更为紧密。
作为吏部主事的“纲成君蔡泽”,倘若只是履行职责,自然可以对其他事务袖手旁观,安享余年。
但一旦成了太子扶苏的“蔡师”,那就不同了,除了完成分内之事,还得多为太子考虑,为他谋利、护名。
这也是为何当太子扶苏第一次邀请农家无果时,“纲成君蔡泽”便主动请缨前往的原因。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位学生用强拉硬拽的方式去请人,即便扶苏年纪尚幼,行为可以用天真幼稚来解释,也不合适。
而太子扶苏,仅用一句“蔡师”的称呼,便赢得了这样一位足以担起秦相重任的智者相助。
可以说,这真是一桩无比划算的交易。
咸阳城另一头,“纲成君蔡泽”望着天幕上的画面,也不禁轻哼一声,嘴角微撇。
别人不了解自己,他自己还能不清楚?
表面上看,似乎是太子扶苏死缠烂打赖上了自己,实则,自己又何尝不是顺势而为。
毕竟扶苏年仅五岁就被立为太子,还被允许设立属于自己的六部机构。
这一件件事,无一不显示出“秦王嬴政”对太子的宠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太子亲近一些,显然利大于弊。
虽说他已经从朝堂隐退,远离纷争。
可他的后辈子孙还在秦国,将来或许还要求事于太子麾下。
如今与太子结下一段师徒情分,说不定日后他的后代便能在太子手下谋得一席之地。
更何况,“秦王嬴政”亲自登门,邀请自己担任太子六部之一的吏部主事,这其中自然也有让自己辅佐太子之意,只是未曾明说罢了。
再者,太子扶苏的种种表现,也的确让他颇为满意。
于是,在多种因素交织之下,他也便顺水推舟地接受了扶苏这个弟子。
可以说,太子扶苏赚了,但他“纲成君蔡泽”也并未吃亏。
毕竟,师生之间,本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而在乡野田间,农家的陈相、陈辛望着天幕中太子扶苏竟真的派出一千秦军精锐,随“纲成君蔡泽”一同前往。
两人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抽动。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啊!
想要他们农家入秦,好好谈谈就是了。
一次谈不成,那就再来一次,多劝几次,终究会答应的。
可一旦邀请失败就准备动手绑人,未免太显粗暴了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