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队内比赛结束的哨声吹响,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又重新回归到书本与课堂。许年、刘夏和常明三人,在学霸婉宁的带领下,很快收心回到了紧张而有序的备考节奏中。
有了婉宁这位“行走的参考书”坐镇,他们的学习小组效率惊人。许年原本在及格线徘徊的数学,如今已能稳定在良好以上;刘夏最头疼的物理,也渐渐摸到了门道。成绩单上稳步攀升的数字,给了他们十足的底气,连回家说话的音量都不自觉地提高了些许。
这份进步的喜悦,自然而然地化作了对婉宁的感激。许年和刘夏简直是变着法儿地“献殷勤”。
“宁姐,新出的蜜桃乌龙茶,三分糖!”许年会趁着课间,将饮料轻轻放在婉宁桌角。
“婉宁,笔记我帮你拿去给老师复印了,你歇会儿。”刘夏则总是抢着干跑腿的活儿。
常明在一旁看着,嘴角一撇,低声嘀咕:“瞧你俩那点出息,至于嘛,跟伺候小主子似的,真不害臊。”然而话音未落,他却也凑到婉宁桌前,瞬间换上一副灿烂的笑脸:“婉宁,这道受力分析题,我用了三种解法,答案都不一样,你帮我掌掌眼,看看哪个思路对?”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开什么玩笑,要是婉宁被那两个家伙的糖衣炮弹给“收买”了,辅导重心一偏,下次月考自己成绩掉了队,还不得被许年和刘夏嘲笑整整一个学期?这种“战略地位”,可不能丢。
于是,教室的角落成了他们小小的学习堡垒。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铺满草稿纸的书桌上,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压低声音的讨论。
“不对,你这个辅助线做得太复杂了,”婉宁用铅笔轻轻点着常明的几何图,“试试连接这两个点,构造等腰三角形,步骤能省一半。”
“原来如此!”常明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许年则埋头攻克英语完形填空,遇到一个不确定的短语,便会用胳膊肘碰碰旁边的刘夏:“这个词组后面是跟to do还是doing来着?”
“应该是to do,我昨天刚背过。”刘夏头也不抬地回应,笔下行云流水地整理着化学方程式。
在这片浓厚的学习氛围里,四个年轻人的身影构成了备考季节里最寻常,也最温暖的图景。他们的友谊,在共同奋斗的汗水和互相“算计”的关心中,变得愈发坚实。
就在许年几人在题海中奋笔疾书的同时,另一条战线——校际篮球联赛也悄然拉开了战幕。王老师麾下那支经过“秘密”打磨的新阵容,终于要迎来实战的检验
小组赛阶段,球队的新战术体系便初显锋芒。由于核心从以往依赖外线速度的快攻,转变为以内线支柱陈浩为主的阵地进攻,许多研究了他们去年比赛的老对手顿时失了方寸。他们的防守策略仍围绕着如何切断传球路线、限制快速反击来布置,却万万没想到,今年球队的核心引擎已经换挡。更让对手头疼不已的是,陈浩那在初中联赛堪称“降维打击”的强壮体格,一旦在篮下落位,几乎无人能挡。几场小组赛下来,球队兵不血刃,顺利挺进淘汰赛。
一个课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许年、刘夏和常明凑在一起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刚刚结束的比赛。
“咱们小组赛这几个对手,实力确实不算顶尖,”刘夏喝了口水,颇有见解地分析起来,“好几个学校的信息更新太慢了,还以为我们是去年那支靠我和赵强打快速转换的球队呢。他们肯定没想到,今年我俩都不在队里,战术核心早变了。防守时还一个劲儿地想切断传球、阻止快攻,结果呢?后卫直接把球吊给陈浩那‘牲口’——”
---(营地上的陈浩:你们干嘛?没完了是吧。)
许年和常明被刘夏绘声绘色的描述逗乐了,听得津津有味。许年接话道:“这么看来,王老师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得妙啊,打了对手一个信息差。”
“没错,”刘夏收起笑容,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小组赛出线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我现在最担心两点:一是淘汰赛的对手肯定会重点研究我们,对陈浩进行疯狂的包夹防守;二是咱们球队的稳定得分点还是太少了。现在进攻过于依赖陈浩在内线硬凿,这对他的体力消耗巨大。万一打到后面刺刀见红的比赛,他的体能出现瓶颈,我们的进攻体系可能就会运转失灵。”
这番冷静的分析点出了潜在的隐患,让许年和常明也收敛了笑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轻松的小组赛已成为过去,更强的对手和更严峻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这支焕然一新的队伍。
果然,最令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淘汰赛首轮,他们便遭遇了去年的四强队伍——一支同样以内线实力着称的传统强队。对方不仅拥有两名专为消耗陈浩而准备的“肉盾”型内线,去年的主力后卫经过一年锤炼,今年的个人攻击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