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凌晨四点。
星城市纪委办案基地依然灯火通明。张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份讯问笔录放入档案袋。经过连续七十二小时的攻坚,王天来这座堡垒终于被攻破。
他交代了。张斌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但眼神锐利如刀,李伟通过其外甥女收取王天来贿赂共计八百六十万元,在教育设备采购、市政工程等多个项目中为其提供便利。
林别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泛白的天际线。这一刻终于来了。
证据链完整吗?
完整。张斌将一叠材料推到他面前,银行流水、会议纪要、项目审批文件,还有王天来的录音。李伟每次都会在项目审批前与王天来单独会面,这些会面的时间地点与项目审批时间完全吻合。
林别快速翻阅着材料,每一页都触目惊心。一个常务副市长,竟然在这么多项目中为特定企业大开绿灯。
立即准备材料,向省委汇报。
清晨六点,林别拨通了省委书记李国华的电话。二十分钟后,省委紧急常委会召开。七点三十分,省委批准对李伟采取审查措施。
上午八点,市政府常务会议准时开始。李伟坐在周明宇右侧,正侃侃而谈近期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张斌带着四名纪检干部走进来。
李伟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张斌出示了相关文件。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李伟的脸色瞬间惨白,手中的钢笔地掉在桌上。他求助般地看向周明宇,但周明宇只是低头看着面前的茶杯。
在两个小时的僵持后,李伟终于站起身,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离会议室。
消息像野火般传遍整个星城。常务副市长被查,这个震动远超之前的教育系统案件。
中午,林别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紧急会议。
李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组织审查。林别的开场白简洁有力,这再次证明,市委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什么级别,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必将受到严惩。
台下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很多干部低着头,不敢与林别对视。
在这里,我再次重申主动交代问题的期限。截止到本月底,还有十一天时间。希望有问题的同志珍惜机会,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
散会后,各种反应接踵而至。
市财政局第一个行动起来,局长刘建明主动来到纪委,说明在专项资金审批中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紧接着,住建局、交通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也纷纷主动说明情况。
但暗流也在涌动。
当天下午,一份举报信出现在省纪委,指控林别滥用职权、排除异己。同时,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匿名帖子,质疑李伟案是政治迫害。
晚上,林别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林书记,得饶人处且饶人。对方声音经过处理,星城的水很深,小心淹着自己。
谢谢提醒。林别平静回应,不过我这个人,最喜欢在深水里游泳。
沈墨担忧地看着他:他们开始狗急跳墙了。
这说明我们打中了七寸。林别放下手机,让张斌加快对其他线索的排查,我们要趁热打铁。
第二天,更强烈的反击来了。
《星城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营商环境与法治精神的平衡》的评论,暗示当前的反腐工作可能影响经济发展。虽然文章没有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在指什么。
同时,市工商联部分企业家联名向市委写信,表达对营商环境变化的担忧。
面对这些压力,林别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他让宣传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连续报道反腐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特别是追回的资金如何用于民生改善。
另一方面,他亲自走访企业,与企业家座谈,听取他们的真实诉求。
在走访永固精密时,王永固的一番话给了林别很大启发。
林书记,其实我们企业家最希望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王永固说,以前有些企业靠关系拿项目,我们这些做实事的反而吃亏。现在好了,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林别让记者详细记录了这些内容。第二天,《星城日报》头版刊登了对王永固的专访,标题是《企业家说:我们要的是公平》。
这篇报道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许多真正做实业的企业家纷纷发声,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然而,案件的深入调查仍然阻力重重。
专案组在调查王天来的其他生意时,发现他在星城新区有一个大型地产项目。这个项目的土地出让存在明显问题,但所有相关文件都完美无缺。
土地出让金明显低于市场价,规划条件也特别优惠。张斌向林别汇报,但我们查遍了所有审批环节,就是找不到破绽。
不可能没有破绽。林别沉思,让审计局重新审计这个项目,重点查资金流向。
三天后,审计局果然发现了问题。
项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是王天来,而是一个叫李倩的人。杨振华汇报,这个李倩是李伟的侄女,但在工商登记中,她与李伟的关系被刻意隐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