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的时间窗口——后天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零五分,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分局所有参与“捕猎老爷”行动人员的注意力。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每一秒的流逝都敲击在紧绷的神经上。
陈科长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侦查科的骨干力量,化装成黄包车夫、小贩、夜归的工人,提前数小时就秘密进入了胡老头住处周边的预定位置。几个最佳的观测点被悄然占据,视线覆盖了胡老头平房的所有出入口和可能的逃脱路线。技术科则带来了所能调动的全部便携式测向设备,在几个关键节点架设起来,由林淑娴等技术人员操作,确保能在信号出现的瞬间进行快速交叉定位。
李振邦被陈科长特意带在了身边,坐镇在距离胡老头家不远的一处临时指挥点——一个早已废弃的杂货铺二楼。这里视野良好,可以通过窗户观察到胡老头家的大致情况,又相对隐蔽。房间里架设了一部野战电话,与各个监控点和技术小组相连。
“紧张吗?”陈科长递给李振邦一支烟,自己却没点,目光始终透过窗户缝隙盯着外面昏暗的街巷。
李振邦接过烟,没有点燃,只是捏在手里:“有点。更多的是……期待。”他确实期待,期待验证自己基于现代数据分析思维得出的推论,期待亲眼看到这个时代的公安干警如何雷霆出击。
陈科长看了他一眼,笑了笑:“你那个脑袋瓜子,确实跟别人不一样。这次要是成了,我给你请头功!”
时间一分一秒地逼近十一点。街道上早已没了行人,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和远处轮船的汽笛声。月光被薄云遮住,大地一片朦胧。埋伏在外的同志们如同融入了夜色中的石雕,悄无声息。
十点五十八分……十点五十九分……十一点!
指挥点里的空气几乎要凝结了。李振邦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陈科长握着电话听筒,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十一点零一分!
没有任何动静。窗外依旧死寂。李振邦的心沉了一下,难道预测有误?规律推断错了?还是对方察觉到了什么,临时取消了行动?
陈科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但他没有发出任何指令,只是用眼神示意李振邦稳住。
十一点零二分二十秒!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林淑娴急促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来,尽管压低了,却难掩激动:“科长!信号!出现了!频率有偏移,但时间点和调制特征吻合!测向进行中!”
几乎同时,另一个监控点的声音也传来:“目标房屋后窗有微弱亮光一闪即逝!确认非照明灯光!”
“各小组注意!目标已出现!按第一方案准备行动!技术组,加快定位!”陈科长对着话筒,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出鞘的利刃。
短暂的十几秒后,林淑娴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确凿无疑的兴奋:“交叉定位确认!信号源就在目标房屋内!精度可达房间级别!”
“行动!”陈科长猛地一挥手!
命令一下,原本死寂的街道瞬间“活”了过来!几道黑影如同猎豹般从不同方向扑向胡老头的平房!破门槌撞击木门的沉闷巨响划破夜空!
“不许动!公安局的!”
呵斥声、脚步声、物品碰撞声瞬间交织在一起!
李振邦和陈科长几乎同时冲下杂货铺二楼,快步奔向现场。当他们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平房的门被撞开,胡老头——那个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手脚麻利的修表匠,此刻面如死灰,被两名侦查员反扭着胳膊按在地上。他甚至还穿着睡觉的白色汗衫,一副刚被从被窝里拖出来的样子。
房间里,景象令人震惊。外表破旧的平房内部别有洞天!墙角一个不起眼的衣柜被移开,后面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暗门后是一个更加狭小的空间,里面赫然摆放着一部小巧但结构精良的电台,天线巧妙地沿着墙壁缝隙通向屋顶。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密码本、正在燃烧的纸张(已被扑灭)和一支手枪。
人赃并获!
“搜!仔细搜!看看有没有关于‘老爷’的线索!”陈科长厉声命令。
侦查员们开始对房间进行地毯式搜查。李振邦没有参与搜查,他的目光落在了那部还在散发着微弱热量的电台上,又看了看地上那个瞬间仿佛老了十岁的胡老头。这就是那个隐藏在市井之中,险些酿成大祸的敌特分子。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混合着对这个时代斗争残酷性的认知,涌上他的心头。
“科长!有发现!”一名侦查员从烧毁的纸张灰烬中,小心地挑出半张未完全燃尽的纸条,上面隐约可见几个字:“……三日……老地方……货……”
“老地方?”陈科长接过纸条,眼神锐利如刀,立刻转向胡老头,“说!‘老地方’是哪里?‘老爷’是谁?你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胡老头紧闭双眼,一言不发,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沪上警事:1950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