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都护府大酒店的灯光柔和而温暖。施佳俊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肃然,仿佛眼前的酒桌上铺展开了一幅官场的风云图。
他语重心长地对施孝仁说:“孝仁,你要记住,在官场上,不能只凭一时的意气用事。楚君能够无事,说明他背后有一定的关系和人脉。这次矿难事故,调查结果也确实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他失职。你现在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积累人脉和资源。等你有了足够的实力,还怕没有机会出头吗?”
施孝仁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着不甘的光,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思索。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仿佛要把心中的郁闷和不甘都随着这杯酒咽下肚去。
片刻后,他重新振作精神,目光坚毅地对施佳俊说:“叔叔,您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我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不再这么冲动行事,不辜负您的期望。”
施佳俊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只要你有这份心,叔叔定会全力帮你。”
两人轻轻碰杯,杯中的酒液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决心和未来的希望奏响一曲。
酒至半酣,气氛渐浓。两人的话题再次回到永安煤矿的矿难上。施孝仁虚心请教道:“叔叔,矿难死了四个人,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这不过是一起普通的矿难,上面处理起来怎么就这么困难呢?按责任划分不就行了,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说法吗?”
施佳俊微微一笑,开始给他讲解其中的道理:“楚君确实是乡党委书记兼乡长,没错。但你要搞清楚,他是亚尔镇的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现在只是撤乡并镇的过渡期间,他临时代管两乡事务。而且县委、县政府早就明确说了,在明年一月份镇人大召开、新一届镇政府产生以前,两乡的政府事务还是由各乡政府自行负责。这是第一点。”
“第二,报告里明确写了,楚君上任的第二天,就组织两乡的主要领导进行现场考察,熟悉两乡的主要工作。在考察过程中,他很快就发现了策大乡矿山存在巨大的安全生产隐患,于是立刻让主管乡长和乡企办去督办。他已经起到了领导和监督的作用。由此我就想到了你,不由产生了一点疑问:如果你是亚尔镇的乡党委书记兼乡长,在上任后,你会不会马上组织两乡主要领导进行现场考察?你能不能像楚君那样迅速地发现策大乡矿山的隐患?当你发现问题后,你会不会立刻让主管乡长和乡企办去督办?我仔细想了想,这三件事你有可能会去做一两件,但像楚君那样,如此专注地抓住一件事去做,你可能做不到。即使做了,也都是蜻蜓点水、敷衍了事,根本不可能像楚君那样细致入微、果断出击。”
“再说第三点。楚君为了矿山安全的事情,接连两天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第三天,他又亲自打电话询问策大乡的停产整顿情况。听说矿主对抗执法后,他马上联系了两乡的派出所,派民警联合上门执法。结果在双方僵持的时候,矿难就发生了。我再想,如果换作是你,你会为了矿山安全的事情,连续两天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吗?到了第三天,你会主动打电话去问策大乡的停产整顿情况吗?如果得知矿主对抗执法,你会联系两乡派出所,派民警去联合执法吗?根据你的性格和平时的工作作风来看,以上这些事你几乎都做不到吧?”
施孝仁沉默片刻,最终诚实回答道:“是的,我的确没有楚君那么奸诈和心思缜密,当然不会把这些细枝末节都算计得如此周全。但我还是想不通,开会自然要有会议记录,乡政府到企业检查工作也必须出具正式通知,停产整顿更需要有书面文件作为依据。这些最基本的程序,难道他们都有吗?”
施孝仁之所以说得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他手中握有一张王牌——玉素甫。此人犹如一柄寒剑出鞘,直指楚君的要害。
12月5日,矿难发生后的一个小时,玉素甫就急匆匆地打来电话,带着几分慌乱却又夹杂着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将这个“天大的好事”告诉了施孝仁。
听说永安煤矿出了矿难,施孝仁的心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知道,不管矿难的事故大小,作为党政一把手的楚君都难辞其咎。
6日一大早,他再次收到玉素甫打来的电话,得知该起矿难死亡4人,重伤3人,属于重大责任事故。
然而,在两人这段匆忙的通话中,玉素甫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让施孝仁吃了一惊。玉素甫语气带着由衷的钦佩,眼神中透着几分复杂,他说:“这个楚书记,真是个厉害人物啊!一次走马观花式的视察工作,心思细如发丝,他就像有双鹰眼,观察入木三分。他在策大乡的矿山企业走了一圈下来,很快就看到了永安煤矿安全生产上存在着极大隐患。紧接着连续两天,他紧锣密鼓地召开专题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那些不合格的乡镇企业,毫不留情地要求停产整顿。到了第三天,他亲自督促相关部门上门封矿,结果被矿主堵在大门外,中午两点,矿难就发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海行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海行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