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施佳俊沉默了片刻,声音严肃地说:“孝仁,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眼下的局势。楚君既然已经被提名为候选人了,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应对。如果能化危为机,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具体到你这件事,首先就是要找到提名人,尽量要求他撤销提名。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不容易改变,因为既然他敢提名,那肯定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绝对不可能是一时兴起。接下来就是做那25人的思想工作,这更加不容易。因为那25人同时签名复议,这就说明,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有预谋的行动。我敢大胆预测一下:这是有人在暗中组织这次提名复议行动,包括明天的选举投票,都被这人控制了。”
施孝仁听得心惊胆战,他知道叔叔说的都是实情。施佳俊接着说道:“你今天晚上就不要休息了。一方面,组织人马开始做这25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和组织意图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代表座位上下点功夫,把所有的村代表用场镇代表隔开、打乱,绝对不让他们在投票前互相沟通、交流、通气、协商。你还要召集所有代表连夜开会,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把实现组织意图上升到党员的党性这一高度上。这些工作你一定要做深做细,要讲深讲透,不要流于形式。”
施孝仁深吸一口气,急切地问道:“叔叔,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那明天的选举就有希望了吗?”
施佳俊在电话那头轻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孝仁,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补救措施。这是尽人事,也是你必须去做的。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你如何去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问题,而是关乎你未来的方向。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之后,就只能静等明天上午的选举了。你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如果选举还是失败,那就是天意了,我也无能为力。”
施孝仁握紧手机,手指微微颤抖。他明白叔叔的意思,这些努力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却是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他低声说道:“叔叔,我明白了。我会拼尽全力去做的。”
施佳俊的态度温和了许多:“孝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保持冷静。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无论明天的结果如何,你都要坦然面对。”
挂断电话后,施孝仁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没有动弹。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在耳边呼啸。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后的希望。
“冷静,冷静。”施孝仁在心里默念着,他知道,只有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提名复议单,开始仔细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西尼尔村的党代表吾买尔,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撤回那份提议。
主席团成员们围坐在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都神情严肃。他们正在商讨应对之策,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施孝仁并不认识吾买尔,但主席团成员、纪委书记木哈提与吾买尔是儿女亲家,这种关系让木哈提在说话时自然更有分量。于是,谈话的任务便交给了木哈提。
吾买尔被叫到了木哈提的办公室。木哈提热情地起身,与他亲切握手寒暄,随后请他在长沙发上落座,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两人先是聊了几句家常,直到气氛足够融洽,木哈提才慢慢地回到正题。他温和地问道:“亲家,我想了解一下,是谁让你提名楚君的?”
吾买尔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胡子衬得他愈发精神矍铄。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道:“是我儿子的亲家。”
木哈提瞬间明白了他指的是谁——居住在乌拉台村的村民库尔班老人。他的女儿嫁给了吾买尔的儿子,两家也是儿女亲家。
木哈提追问道:“是库尔班吗?他为什么要让你去提名楚君呢?”
吾买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缓缓说道:“因为库尔班不是党员,不是党代表,没有投票权。我们两人经常在场镇饭馆一起吃饭,每次吃饭时,他总是跟我说:‘楚乡长每次进村看到村里的情况,多次批评村主任和村支书,说他们带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只能让村民重新选举了。现在这些当官的都怕当不上官,听到楚乡长这么批评,工作起来都特别积极,办乡镇企业、建设蔬菜大棚,修缮小学,办了好多好事。现在村民手里有了钱,日子好过了,这些都是楚乡长的功劳’”
吾买尔顿了顿,继续说道:“亚尔乡这些年来了多少书记乡长,真正能办实事的又有几人?楚乡长到亚尔乡不到一年,却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乡亲们有目共睹。在山口村,他重新启动了被封多年的煤矿,让煤矿重新运转,村民开始进矿当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在山口村等三个村,他带领大家开垦荒地,建设蔬菜大棚,让村民们在冬天也能有钱挣,生活有了盼头。他还带领三个村的村民在大山半山腰修建公路,把深山的村庄和外界连接起来,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海行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海行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