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平和托乎提到达现场后,两人立刻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广场上,红旗招展,彩旗飘飘,人群密密麻麻地坐着,但秩序井然,不吵不闹。村民们手持横幅,上面写着“楚君是我们的好乡长”“人民的好乡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恩领路人”等标语,字迹工整而醒目,表达了他们对楚君的深厚感情和信任。
面对汹涌而来的群情激愤的人潮,孟广平站在小广场的一侧,眉头紧锁。好在这群人静坐得很有规矩,不吵不闹、不阻碍交通、不扰乱办公秩序,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孟广平并不想充当“包青天”,因为在政府的运作中,一切都有既定的规矩和程序。他深知,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据事实和法律,而不是仅凭一时的情绪和冲动。他和托乎提返回了县政府办公大楼。
九月的南疆,阳光如烈火般炽热,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每一寸土地都被烘烤得失去了生机。即使躲在办公室里,不开空调,人们也难以平复内心的焦躁,更别提静心办公了。
下午四点,小广场上,一群上访者安静地坐着,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诉求的执着,也有对烈日的无奈。然而,无情的高温却毫不留情地侵蚀着他们的体力。三位老人终于没能扛住这酷热的折磨,身体瘫软在地。现场守候的医护人员迅速反应,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
半小时后,同样的悲剧在县检察院门口重演。两位老人在静坐中暑,又被现场守候的医护人员紧急送往医院。这一幕幕,如同无声的警钟,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
情况似乎越来越糟,高温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耐力,更在无声地侵蚀着他们的健康。随着时间推移,太阳依旧高悬,仿佛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医护人员的脸上也写满了疲惫,但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系到一条生命。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县政府办公室迅速行动起来。在小广场和县检察院门口,两个临时指挥部应运而生。他们随时通过步话机与政府办公室保持联系,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变化及时汇报。
在临时指挥部的协调下,现场的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医护人员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满是坚定。他们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上访者的健康,更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与此同时,政府工作人员也在积极安抚上访者的情绪,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政府办公室反应迅速,一辆辆载满冰块、矿泉水和急救药品的车辆驶向现场。
下午6点,施孝仁和尕依提被叫到了孟广平的办公室。看着眼前的两位属下,孟广平心中不禁微微一叹。施孝仁和尕依提的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两眼红肿,显然是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奔波和忙碌。尽管心中有诸多不满,但孟广平还是忍住了发脾气的冲动。他微微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正是考验你们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工作能力的关键时刻。看你们领导班子是不是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施孝仁,语气加重了几分:“施孝仁,你现在这个乡党委书记的职位还是代理的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的代理能不能去掉,这次的事件如何去处理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能不能把这次群体事件处理好,能不能让村民们心平气和地回去,能不能让事情圆满解决,就看你们的行动了。”
施孝仁汇报道:“从昨天开始到现在,我们乡的村干部、乡干部全部都来了,解释工作做了一天。现在有一半的村民已经返乡,留在小广场的村民有两百多人,留在检察院门口的有七八十人。”
尕依提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现在留下的都是村里的老人,这些人大多都是老上访户,思想工作相对难做。这些村民的要求就是‘楚君回乡,他们就回乡’现在,我们还在做他们的工作。”
孟广平的脸色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他没有丝毫客气,直接打断了两人的发言,不容置疑地说:“现在我不要具体数字,不听你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只要你们处理问题的结果。”
施孝仁心中暗自愤懑,却只能将这股情绪深埋心底。他在心里默默骂道:“你们自己制造出这么大的烂摊子,后果却让我们来背!天理何在?”
尕依提也是一样,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委屈和不解。他在心里暗暗抱怨:“你们要是把楚君放了,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上千名村民都不是傻子,会为本乡本土的贪官鸣冤叫屈?”
然而,面对孟广平的严厉要求,两人嘴上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就去现场继续做工作,争取让全部现场人员撤离!”
孟广平点头,眼神审视着两人。他知道,这次事件的严重性远超以往,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后果不堪设想。他起身转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小广场上静坐的人群。
施孝仁和尕依提默默地离开了办公室。下楼以后,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焦虑。
施孝仁叹了口气,说道:“走吧,我们去现场看看,能劝一个是一个。”
尕依提点头,两人快步朝外走去。一路上,他们都在思考该如何说服那些愤怒的村民。
站在窗前的孟广平心里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楚君的事情不能再拖了。正想着,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徐广福打来电话,要求他赶紧查看州政府转发的一份邮件,并要求尽快处理。
孟广平迅速打开邮件,里面是一份内参报道。文章的题目赫然映入眼帘:《一个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干部,为什么会遭遇如此不公?》文章详细描述了楚君在亚尔乡大半年的工作业绩,以及村民们对他的真切拥戴,还附上了几张村民在县政府、县检察院静坐的图片。图片中,村民们手持横幅,标语清晰可见:“楚君是我们的好乡长”“人民的好乡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恩领路人”。
孟广平看完邮件,心情愈发沉重。他意识到,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州委的关注,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全县的稳定,还会对整个州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喜欢官海行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海行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