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县委书记孟广平与县长托乎提正陪着州政府常务副州长邓鑫在都护府大酒店用餐。饭后,三人一边轻松地聊着天,一边缓步走向酒店客房。将领导安全送回客房后,孟广平和托乎提正准备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却迎面遇到了县委办公室主任谢卫江急匆匆地小跑过来。他满脸焦虑,显然有急事要汇报。
孟广平看到谢卫江慌乱的举止,语气轻松地说道:“谢主任,我多次说过,遇事要沉着冷静。看你这慌慌张张的样子,到底出什么大事了?”
谢卫江此时显然无暇顾及领导的幽默,他急切地说道:“孟书记、托乎提县长,亚尔乡的村民正在县政府和县检察院门口聚集上访,采取的方式是静坐,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上千人,现在连横幅都拉出来了。情况十分紧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群体事件。”
谢卫江的话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当前,上级领导反复强调的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群体事件,两人的官帽都将不保。
昨天晚上听到办公室汇报时,说是只有一二百人,所以没有太当回事,因为这种事情在贫困县时有发生,不足为奇。当时只是跟托乎提县长和施孝仁打了电话,让两人依照惯例处理。
现在听说事情不仅没有平息,反而人数规模越来越大,事态朝着不可控的态势发展,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两位主官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孟广平皱着眉头,语气凝重地问道:“这个施孝仁,昨天我还专门给他打了电话,为什么控制不住?”
谢卫江解释道:“施孝仁刚到亚尔乡不久,他又是从银行调过来的,这种事情他可能没有经历过。”
那只能找乡长尕依提了。但是尕依提是托乎提最得意的下属,还是把这事交给托乎提吧。他对托乎提说:“是啊!这方面的事情,尕依提处理起来应该得心应手一些。托乎提县长,你找尕依提谈谈吧,把事情的严重性说清楚。”
托乎提点头答应了,问道:“谢主任,现在现场是什么情况?”
谢卫江说:“我去现场看了。这次上访的主要原因是县检察院带走了亚尔乡副乡长楚君,引起广大村民们的强烈不满。村民们打出的横幅,上面的内容大致是‘楚君是我们的好乡长’‘人民的好乡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恩领路人’等。县公安局的警察正在维持现场秩序,县信访局、亚尔乡的工作人员也都在现场做工作。据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公安局副局长胡忠林说,以他多年办案的经验来看,这起上访事件应该是有人在背后组织的。因为这些人上访很讲策略,他们不堵大门、不堵交通,更不寻衅滋事,只是静坐在那里,打着标语。关键的是,坐在前排闹得最凶的大多是老少妇孺,年轻人参与得很少。这些老人没有违法违纪的行为,你抓不住他的任何把柄,县公安局的民警也没办法抓人。”
孟广平想起昨天,县检察院检察长司马义曾经专门打电话向他专题汇报过这件事,说是亚尔乡一个副乡长楚君被县检察院带走协助调查。那时,他正在陪同州政府常务副州长邓鑫在企业调研,因此他当时只是简单听了汇报,没有细问此事。因为事关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而县检察院又是独立办案,他不大可能关注此事。
此刻,听到谢卫江的汇报,孟广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被带走的楚君,就是那个领着群众种大棚、修山路的小伙子。当时听到名字时只是觉得耳熟,却没对上号,直到现在才把名字和事情对上。他心里当即有些后悔,后悔当时没有多问两句,就这么轻易地让检察院把这样一个人弄了进去。现在亟待解决的就是此事将以何种方式收场。
孟广平听完后,沉默了片刻,然后果断地说道:“谢主任,通知在家的常委,马上到会议室开会。”
一个小时后,常委会结束。会议迅速制定了以下几条预案:县公安局全员出动,到现场维持秩序,确保现场不发生混乱;县信访局会同亚尔乡政府全体干部以及村级干部全体出动,到现场做劝解工作,安抚村民情绪;县民政局紧急调运一批棉被运到现场,避免因天气寒冷导致村民生病;县疾控中心和医院到现场做好卫生、消毒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确保村民的健康安全;同时,通知县检察院加快审讯进度,尽快给出结论,以平息村民的疑虑。
会议结束后,孟广平、托乎提拿起电话,分别联系了县公安局局长方兆宇、县信访局局长夏志豪、县检察院检察长司马义和亚尔乡的党委书记施孝仁,亲自督促各项预案的落实情况。他们强调:“这次事件关乎社会稳定,必须全力以赴,确保现场秩序和村民的安全。”
随后,孟广平和县长托乎提两人步行赶往县政府大门口。一路上,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聚集在广场上,人群不断壮大,但现场秩序良好,村民们安静而有序地排列着。尽管如此,现场气氛十分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情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海行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海行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