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整个小广场上红旗招展,彩旗飘飘,人声鼎沸,场面声势浩大,充满了庄重而热烈的氛围。
买买江见状,又让人带了几面红旗和彩旗到了县检察院门口。很快,这些鲜艳的旗帜也在检察院大门口飘扬起来,格外引人注目。
小广场静坐的村民,明显更有气势,用红布拉成的条幅,条幅上用维汉两种语言写着:“我们乡的好乡长”“人民的好乡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恩领路人”等内容。
下午七点半,齐博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他打开QQ,与王夏露沟通起来,把村民们到县里静坐上访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王夏露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新闻价值,她立刻要求齐博赶赴现场,拍摄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然后通过QQ传过来。
齐博爽快地答应了。他迅速背上挎包,里面装着相机,准备立刻出发。然而,当他抬起头,看到门口停着的那辆小车——那是施孝仁的“普桑”时,他突然想起了上次因为汇报捐款一事被免职的经过。
那次经历像一道阴影,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深知,在官场中,事情不仅要办好,还要会办事。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把柄。他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心中默默盘算着:这次行动,必须谨慎行事。
他立刻转身回到办公室,放下挎包,然后径直走向施孝仁的办公室。
施孝仁听完齐博的汇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叔叔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那些谆谆教导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稳定,是你当书记的第一要务。”
然而,如今亚尔乡近千名老人和小孩已经赶到县里静坐上访,而自己竟然对此一无所知。他的代理书记职位全指望10月份的换届选举,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只怕他很快就会被撤换。
他刚从银行调任过来,这种群体性事件对他来说是头一遭。听完齐博的汇报,他完全乱了方寸,心中一片慌乱。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征求尕依提、沙吾提两位领导的意见,才能妥善应对。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立刻叫来尕依提和沙吾提,向他们详细说明了情况,并开始商量对策。
尕依提对此事早已心知肚明,许多关键环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然而,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原来去县里的静坐上访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最多一次也没有超过百人。可这次竟然有上千人,规模之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没有办法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心中有一条铁律是坚定不移的:楚君是绝对不能再出事了。如果楚君再出问题,他的仕途恐怕就真的走到尽头了。
沙吾提对于这种群体性事件并不算陌生。俗话说:“福地洞天养贤人,穷乡僻壤出刁民。”像亚尔乡这样的偏远山区,村民们遵命去县里、乡里静坐上访几乎是家常便饭。然而,以往的规模最多也只是三五十个人,像这次一下子有上千人参加静坐上访,对他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局面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直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谁的孩子谁领走’的原则。但这次情况特殊,必须全力以赴。现在只能让全乡干部、各村村干部、妇联主任、民兵队长全部取消休假,全员出动,到县里把村民接回来。另外,这件事已经瞒不住了,必须马上打电话向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汇报情况。”
尕依提也意识到事态严重,他接着说道:“此事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施书记、沙吾提书记,你们先带着乡政府现有人员赶去现场,我来召集村干部和直属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包几辆大巴车随后就到。”
方案敲定后,领导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从容不迫了,他们立刻分头行动,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应对工作中。
施孝仁、沙吾提、马木提等乡领导率先出发。
齐博迅速调集了全乡所有的面包车,整齐地停在乡政府大院门口待命。尕依提则坐镇乡政府大院,挨个给乡里的企事业单位、派驻单位的负责人打电话,紧急协调人员和车辆。
亚尔乡各单位的工作人员纷纷赶到乡政府大院集合,现场一片忙碌却井然有序。坐满一辆车,就立刻发车前往县城。就这样,乡政府大院整夜灯火通明,面包车在亚尔乡和县城之间来回穿梭,车灯划破夜色,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急迫。
与此同时,各村的村干部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骑上自己的摩托车,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沿着乡间小路,朝着县城的方向飞驰。摩托车的引擎声在夜色中回荡,仿佛是村民们急切心情的写照。
齐博在汇报完情况后,并没有再继续参会,也没有跟随施孝仁带领的大队人马,而是独自驾驶着皮卡车先行抵达了县城。当施孝仁打电话询问他的位置时,齐博语气平稳地回答:“施书记,我正在赶往现场,马上就要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海行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海行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