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到琉璃厂,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古玩店、字画铺的伙计正忙着卸门板,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的味道。何雨柱熟门熟路地拐进一家铺子,
店里的伙计见是他,眼睛一亮,刚要开口,就见里屋的门帘一挑,老杨走了出来。老杨穿着件灰色的短褂,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几分精明,看到何雨柱,脸上的笑意立刻漾了开来,却没多说什么,只对伙计吩咐了一句“看好店,我带柱子到后院说说话”,便引着他往后院走。
后院不大,种着棵石榴树,树下摆着张石桌,几个石凳。老杨拉着何雨柱坐下,亲自倒了杯热茶,茶叶在水里舒展开来,散出清香。“柱子,”老杨呷了口茶,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探究,又藏着几分急切,“昨天夜里城里的动静,你听说了吧?”
何雨柱捧着茶杯,指尖感受着温热,点了点头:“听说了,好像是不少汉奸出了事。”
老杨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那些汉奸,早就该收拾了!多少抗日的同志,都是被他们给出卖了,死得惨啊!”他说着,眼圈有些发红,顿了顿,又盯着何雨柱,“我听底下人说,干这事的,像是个厉害的爱国组织。柱子,你消息灵通,这事……是不是他们干的?”
何雨柱迎上他的目光,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老杨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石桌上的茶杯震倒,脸上又惊又喜,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好啊!真是好汉!这下可算替那些牺牲的同志报仇了,也让老百姓喘口气了!”他激动地在院子里踱了两步,又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你是没瞧见,今天一早,街坊们关着门议论,那心里头的痛快劲儿,就别提了!北京城啊,总算能清静几天了!”
等老杨的情绪稍稍平复,何雨柱才开口,语气沉稳:“杨叔,我今天来,是有件正事跟你商量。”
“你说。”老杨见他神色郑重,也收起了激动,认真听着。
“爱国组织手上有一批资金,”何雨柱缓缓说道,“不算少,想托我送给组织,能帮上点忙。组织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不管是买物资,还是做别的,都用得上。”
老杨愣住了,眼睛猛地睁大,看着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声音都有些变了调:“柱子,你说的是真的?这批资金……来路可靠?”
“您放心,”何雨柱语气肯定,“都是那个组织从那些汉奸手里弄来的,干净得很,每一分都该用在正途上。”
老杨的呼吸急促起来,他知道何雨柱不是说大话的人,能让他说“不算少”的资金,绝不是个小数目。这对眼下捉襟见肘的组织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他站起身,在院子里又走了两圈,努力平复着心情,“柱子,这事太大了,我做不了主,得立刻上报组织,让上面定夺。”
“应该的。”何雨柱点头,“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咱们约定个地点,我叫那些把东西送过去。”
老杨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先回去等消息。我今天就想办法把信送出去,估计最晚明天,就能给你回信。到时候我告诉你时间地点,咱们再碰头。”他看着何雨柱,眼神里满是感激和信任,“柱子,你这份情,组织记着,老百姓也记着。”
何雨柱笑了笑:“杨叔,我没别的想法,就想让鬼子早点滚蛋,让大家伙儿能过上安稳日子。”
又说了几句闲话,何雨柱起身告辞。老杨送他到门口,反复叮嘱:“路上小心,等我信儿。”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