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翡翠星球的溪流,在宁静与温馨中悄然滑过,携带着成长的点滴,汇入名为“未来”的浩瀚海洋。当年那个在父母世纪婚礼上,紧张又郑重地撒着“超能量星形花瓣”的小花童星昼,如今已成长为一名聪颖、活泼且开始展露独特锋芒的少年。他的成长轨迹,并非沿着预设的精英模板,而是充满了属于“厉星昼”自身的、令人惊喜又赞叹的斑斓色彩。
幼年时那份对“亮晶晶”事物和“勘探”的热情,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反而沉淀、转化,与他那继承自父亲的、对能量波动的天生敏感,以及来自母亲的、对结构与美感的直觉,奇妙的融合,催生出了新的枝桠。
他的“勘探”领域,从翡翠星球的湖边、森林,逐渐扩展至了更抽象的维度——数据流与能量网络。厉墨琛的书房,那汇聚了守门人庞大信息节点的地方,对星昼而言,就像一个充满了无数待发掘“宝藏”的巨大矿脉。他并非通过传统的学习路径去掌握那些复杂的编码与能量协议,而是以一种近乎本能的、如同呼吸般自然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
起初,他只是觉得那些流动的能量数据和加密信息“图案”很好看,像会变化的、亮晶晶的星星。他会趁厉墨琛不备(或者说,在厉墨琛默许的界限内),用自己的个人终端,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尝试着去触碰、连接那些他“觉得”应该有关联的数据节点。令人惊讶的是,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基于强烈直觉的“胡闹”,往往能绕过一些复杂的验证程序,或者发现一些连安德森例行巡检都未曾注意到的、极其细微的能量冗余或信息淤塞点。
第一次引起厉墨琛正式注意,是星昼八岁那年。他为了给自己的宠物机械兽(一个能变换形态、模拟生物能量波动的高级玩具)设计一个“更酷炫、更独一无二”的能量识别签名,无意间“溜进”了守门人外围通讯网络的一个非核心数据库。他并非窃取信息,而是像艺术家修改画作一样,用自己捣鼓出的、混合了游戏代码和基础能量符文的“乱码”,在那个数据库的某个角落,留下了一个极其隐蔽、能量特征却异常稳定和谐的“涂鸦”——一个由数据流构成的、会缓慢旋转的卡通星星图案。
这个“涂鸦”本身无害,甚至因其能量结构的巧妙,还优化了该区域微小的数据流通效率。但其存在的方式,以及星昼绕过层层防火墙所展现出的、近乎天赋异禀的路径直觉,让负责网络安全的守门人成员大吃一惊,立刻作为异常事件上报给了厉墨琛。
厉墨琛调取了全部过程记录。他没有动怒,量子蓝的眼眸中反而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探究。他将星昼叫到书房,没有斥责,只是将那份记录了“涂鸦”生成全过程的数据流,平静地展示在他面前。
“解释。”言简意赅。
星昼起初有些忐忑,蓝眼睛眨巴着,但在父亲那平静无波(至少表面如此)的注视下,他渐渐放松,开始手舞足蹈地解释起来:“……这里,原来的能量线有点‘打结’,星辰觉得不舒服,就把它‘梳开’了一点……然后这里空空的,不好看,星辰就画了个星星!爸爸你看,它是不是转得很圆?”
他用的是孩子的语言,描述的却是对能量结构流畅性和数据场美学的不满与修正。厉墨琛沉默地听着,强大的精神网络高速分析着星昼话语中蕴含的、未经系统训练却直指核心的“理解”。他发现,星昼并非依靠蛮力或已知漏洞入侵,而是天生就能“看到”能量与数据流动的“纹理”,并能凭直觉找到最省力、最和谐的介入点。
这次事件后,厉墨琛对小儿子的教育方式,做出了极其隐晦却关键的调整。他不再完全限制星昼接触那些复杂的数据和能量网络,而是为他划定了一个更广阔的“安全沙盒”——一个连接着守门人非核心外部网络、并模拟了部分内部架构的、独立的虚拟空间。在这里,星昼可以尽情地进行他的“勘探”与“创作”,而厉墨琛和安德森则能在绝对掌控的前提下,观察、记录、分析他这独特天赋的成长轨迹与发展潜力。
星昼如鱼得水。他将这个虚拟空间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花园”和“探险乐园”。他开始无师自通地学习(或者说“领悟”)更复杂的编码逻辑和能量协议,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让他“花园”里的“花”(他设计的各种小程序和能量结构)开得更加绚烂,让他“探险”的路径更加四通八达。他为自己设计了能自动追踪并勾勒能量流彩虹轨迹的“小精灵”,编写了能将枯燥数据包转换成简单旋律的“音乐翻译器”,甚至试图构建一个能模拟微型恒星系引力交互的虚拟模型……
他的“成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奖项或武力值提升,而是体现在这些充满奇思妙想、却又往往暗含精妙能量原理的“作品”上。连北辰在见识过弟弟那个稳定运行了数月而未崩溃的微型恒星系模型后,都难得地评价了一句:“能量守恒模拟得很精准。” 这对星昼而言,已是至高赞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偏执吻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偏执吻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