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窈看着小儿子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欣慰。她从不试图将星昼塑造成第二个北辰或厉墨琛,她鼓励他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直觉,只是温柔地引导他,将这份天赋用于创造与探索,而非破坏与窥探。她会欣赏他每一个“亮晶晶”的新作品,听他兴奋地讲解其中的“奥秘”,尽管她可能并不完全理解那些技术细节。
厉墨琛则继续扮演着那个沉默的观察者与资源的提供者。他会在星昼遇到无法凭直觉逾越的技术壁垒时,让安德森“恰好”推送一些相关的、深入浅出的基础知识链接到他终端;会在星昼的某个“作品”展现出特别的应用潜力时,将其数据备份,纳入守门人技术库的“特殊人才观察档案”。
小星辰,厉星昼,正以他独一无二的方式,茁壮成长。他的世界,由代码、能量流、无限的想象力与家庭无条件的爱共同构筑。他的成就,或许暂时无法用世俗的尺度衡量,但那份源于本真热爱与非凡直觉的创造力,已然如同破土的新星,闪耀着不可忽视的光芒,预示着他必将拥有一个非凡的未来。
星昼在厉墨琛为他划定的“安全沙盒”中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的坦途,更像是一场充满了试错、惊喜与偶尔小混乱的冒险。然而,正是这些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成长轨迹,也让家人对他这份特殊的天赋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育大相径庭。给他一本编程手册或能量协议教科书,他可能会看得昏昏欲睡。但若是为了让他设计的“彩虹轨迹小精灵”能捕捉到更复杂的能量波动形态,他会主动去啃那些艰涩的能量频谱分析原理;为了让他那“数据音乐翻译器”的旋律更富变化,他会去研究基础的音乐理论和声波振动与数据频率的映射关系。他的学习驱动力,永远来自于解决他“探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或是实现他脑海中某个灵光一现的“好玩”想法。
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使得他的知识体系如同他设计的那些程序一样,充满了跳跃性和独特的连接点。他可能对高深的加密算法原理一知半解,却能凭借直觉构建出一种连安德森都需要运算片刻才能解析的、基于能量流混沌特性的临时加密锁,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护他某个“秘密宝藏”(一段他特别满意的代码)不被“意外”访问(主要是防范偶尔会好奇查看他进度的北辰哥哥)。
厉墨琛的观察愈发深入。他不再仅仅通过结果来评判星昼的行为,而是开始分析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路径。他发现,星昼的思维并非线性的逻辑推演,更像是一种多维的、并发的模式识别与能量模拟。当他面对一个复杂的系统时,他似乎能瞬间“感知”到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态势”,并本能地找到那些关键的、可以施加影响的“杠杆点”。这种能力,与其说是“黑客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天生的、对复杂系统底层运行规律的直觉性把握。
当然,这种不受拘束的探索也并非没有风险。有一次,星昼试图优化沙盒内某个区域的数据缓存效率,他设计了一个自认为非常“优美”的循环清理程序。结果由于对能量潮汐引发的数据波动预估不足,程序运行时引发了小范围的能量谐振,导致沙盒内模拟的天气系统短暂失控,下了一场持续十分钟的“糖果雨”(数据错误显示的彩色像素块)。虽然很快被安德森的监管程序修复,但还是让星昼吓了一跳,瘪着小嘴担心会被爸爸关掉沙盒。
厉墨琛的处理方式再次体现了他独特的风格。他没有关闭沙盒,也没有长篇大论地训斥。他只是将那次“糖果雨”事件的完整数据记录,以及安德森对其原因的分析报告,简洁明了地呈现在星昼的终端上。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语气平淡无波:“谐振临界点的计算,忽略了什么变量?”
星昼看着那些冰冷的数据和复杂的公式,小脸皱成了一团。他看不懂全部,但他能理解那个指向核心错误的结论。他闷头在沙盒里研究了整整两天,反复模拟测试,最终不仅找到了忽略的变量,还顺便优化了他的清理程序,使其运行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这次教训,比任何说教都更深刻地让他意识到了“直觉”需要与“精确计算”结合的重要性。
清窈则是星昼探索路上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具创意的共鸣者。她不懂那些复杂的代码和能量协议,但她懂得欣赏美与创意。当星昼兴奋地向她展示他新设计的、能用数据流模拟出花开过程的程序时,清窈会真心地赞叹:“真美!像把春天装进了光子里。” 她会鼓励他将这些程序生成的动态图案保存下来,作为“星恒”未来某个系列的设计灵感来源。她甚至为他准备了一个特殊的电子画册,专门收藏他这些“数字艺术作品”,并认真地给每一幅“画”命名、标注日期。这份来自母亲的、超越技术层面的认可,极大地滋养了星昼的创造热情,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将天赋向建设性与审美性的方向倾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偏执吻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偏执吻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